摒棄「小政府」思維 提升管治效能
特區新人事新氣象。行政會議昨日通過了新政府架構重組方案,採納早前提出的多項建議並作出優化,「三司十三局」變為「三司十五局」,增設3名副司長職位,多個政策局調整工作範疇。這意味着新一屆班子摒棄了舊有的「...
2022-05-18 16:43:28
突破院舍舊套 改善安老服務
院舍條例草案下周三(25日)將提交立法會進行首讀,其中提出兩大改革方向:一是分階段擴大人均宿位空間,由現時的6.5平方米提升至9平方米;其次是強化院舍監管,提高院舍最低人手規定,加強對院舍營辦人問責等。今次...
2022-05-16 15:52:33
教師流失率高 應及早規劃補救
本港教師流失人數持續上升,創五年來新高。公營學校的教師流失數目,由前個學年的2090人增至本學年的3580人,增幅71%,同期的流失率由4.5%擴大至7.5%。此外,直資學校的教師流失人數亦由290人增至470人,升幅62%。隨...
2022-05-13 16:28:42
深圳捷足先登 港須加快「北延南拓」
香港東鐵線過海段本月15日將開通,由香港羅湖口岸直達灣仔會展中心,終點金鐘站是政府總部所在地。然而深圳比香港跑得更快,近日發布羅湖口岸重建規劃佈局研究招標公告,研接駁港東鐵線。改造後的羅湖口岸,將引入贛...
2022-05-11 14:18:45
香港再出發 把握機遇興百業
在毫無懸念之下,64歲的李家超高票當選新一任行政長官。這是香港完善選制後首次特首選舉,是有香港特色民主的又一次重要成功實踐,標誌著香港走向良政善治又邁出關鍵一步。當選後李家超表示,將忠誠且堅毅地承擔歷史...
2022-05-09 13:24:39
復常放寬措施 風險未除勿放鬆
經歷持續數月的第五波疫情後,香港於4月起踏上復常之路,5月陸續放寬各項防疫措施。在未完全「清零」下放寬防疫,加上不知是否會出現傳播力更強的新變種病毒,如沒有其他有效對策,恐會引發另一波反彈。抗疫以來,每...
2022-05-06 14:12:21
對症下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第五波疫情爆發至今,造成逾百萬人感染,九千多人死亡,暴露出政府醫療系統從組織架構到統籌協調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如政府在派發物資、推出「康復碼」等措施時多次反映出執行和動員能力不足,以及程序冗長問題。新一...
2022-05-05 11:11:03
加快建屋不在多言重在落實
特首候選人李家超的四大政綱中,提出強化政府治理能力,在土地和房屋供應方面提速、提效、提量,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熱烈討論。筆者認為,不能夠等到疫情完全過去,才開始規劃重建經濟。要加快建屋,新一屆政府應更主...
2022-05-02 15:50:21
審時創造條件助青年向上流動
百年前廣東新會人梁啓超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這現時的香港,同樣有強烈指針效應。今日,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發表政綱,其青年政策乃重中之重。歷屆政府都表示重視青年工作,但相關問...
2022-04-29 19:12:42
擴大互聯互通 疫後港復甦添動力
特區政府相隔兩年終重推「保就業」計劃,本周五(29日)起接受申請,總財政承擔大約430億元。計劃經優化後,可惠及160萬名打工仔及14萬名自僱人士。預料有助已在結業邊緣企業,減少因經營環境轉差而出現的裁員需要,...
2022-04-27 15:31:41
抗疫發揮優勢 冀善用中醫資源
內地用中醫藥治療新冠日趨普及,且早已證明療效良好,國家也有具體指引。本港曾有業界人士指無科學數據顯示中成藥治療新冠病毒有效,但在事實面前不攻自破。內地援港藥物中,就有大家熟悉的幾款中成藥,亦獲較好效果...
2022-04-25 18:28:53
失業新高尋良策 清零解困求通關
本港昨日實行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全城歡欣鼓舞,市面洋溢著久違的歡樂氣氛:食肆滿座、健身室美容院客滿、運動場館重現熱鬧、兩大樂園迎來數月來的第一批客人。但同日公布的數據顯示, 勞工市場在第5波疫情下嚴重...
2022-04-22 16:04:42
可憐失根洋紫荊 流落台島雨打萍
近年出走的香港人成了「失根的洋紫荊」,他們去了哪兒?台灣曾經是港人移民的熱門地區之一,但據台公布最新數字,今年頭兩個月獲得居留和定居許可人數共1485人,比去年同期的1980人減少了25%,降幅驚人。深究其因,...
2022-04-21 20:05:08
港創科重振經濟 大灣區打通捷徑
持續兩年多尚未落幕的新冠疫情,嚴重打擊了本港經濟,百業凋零,砸爛大批打工仔飯碗。香港再出發,一定要配合內地的防疫策略,和內地通關最重要。有了對通關事項的基本定位和理性判斷,疫後重建才會迅速復甦。隨著近...
2022-04-20 18:58:36
疫後重建早綢繆 強力幫扶興百業
本港疫情逐漸回落,截至今日(19日)零時,新增600宗確診個案,已連續五日跌為三位數。困擾了兩年多,香港走出疫境的曙光已近在眼前,惟仍需不懈防控;不管是否會出現新一波疫情,政府都要著手安排疫後重振經濟,改善...
2022-04-19 18:41:59
摒除殖民糟粕 回歸民族尊嚴
近日筆者在本專欄發表了博評《去除戀殖 撥亂反正 同心共進》,有位熱心的學長將文章轉發到校友群,豈料引起了一場「去殖化,護尊嚴」熱議。這是好現象,說明大家對有關話題用心關注。令人特別感動的是,學長道出眾人...
2022-04-18 18:02:58
港非政治城市 守好國安大門
今天4月15日,是《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第二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因疫情關係,宣傳推廣活動主要以線上形式舉行。今年的主題為「國家安全 護我家園」,旨在提高全港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營造維護國家安全的濃厚氛...
2022-04-15 14:44:36
破舊思精準扶貧 尋良策加快上樓
近來疫情緩和,已連續4日確診低於2000宗。政府昨宣布交還2月中徵用作隔離設施的3座公屋,但有苦候8年的七旬單身長者準租戶未上樓先去世,空歡喜一場,家人形容為時已晚,可謂「死唔眼閉」。議員對此深感悲痛,同時敦...
2022-04-14 18:53:57
去除戀殖 撥亂反正 同心共進
每日早上8時,特區政府都在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官方升旗禮,但踩的仍是英治下殖民地色彩的港式步操。據報道,前天(11日)開始,於金紫荊廣場的升旗及降旗儀式上轉採中式步操,以此彰顯愛國情懷,並強化國民身份認同...
2022-04-13 16:20:20
大灣區醫創新機遇 「港藥」北上天地寬闊
全球基因遞送技術領軍企業雲舟生物,近日在廣州舉行研發生產基地奠基儀式,備受業界矚目。之所以在廣州佈局建設新基地,就是看好大灣區生物醫藥的發展,特別是以廣州、深圳、香港等代表的灣區城市,優勢互補,為基因...
2022-04-11 16:00:00
【愛國者治港】民建聯舉行慶回歸暨會慶酒會 李家超冀...
【煽動刊物】《羊村》繪本案今開審 控方指5被告宣揚分...
【四處「播毒」】28歲男認確診期間光顧多間「藍店」播...
【創科發展】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堅持「行而不輟」...
【中國固有領土】華海警船駛入釣魚台附近海域對日漁船...
【秉文觀新】段崇智欠全港市民一個交代
【鐵筆錚錚】既「賴皮」又霸道 美國的真面目
【筆評則鳴】橫向比較香港新聞及言論自由
【諸行無常】新疆人權獲保障 美國謊言不攻自破
【秉文觀新】叫人衝自己鬆 陳文敏又靠害?
Speak Out HK 港人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