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通訊
  • 主頁
  • 焦點新聞
  • 港人點播
  • 港人直播
  • 有聲專欄
  • 港人觀點
    編輯觀點所有觀點
  • 港人花生
  • 港人博評
    博客館所有博評
  • 登入/註冊
主頁
焦點新聞
港人點播
港人直播
有聲專欄
港人觀點
港人花生
港人博評
港人博評/ 博客館/ 林奮強

有實效的選舉 香港第一次

一個制度或組織的好壞,其複雜或美觀程度並不重要;相反,它能否有效地為持份者帶來實質改善,才至為重要。同理,一張選票的意義,不只在於它表面代表市民的權利,更重要的是,它表現了對良政善治的積極要求。因此,...

2021-12-15 20:19:09

林奮強

「唔知仲等乜」 再耽誤打針更傷身心

面對「水浸眼眉」的疫情,筆者覺得港人很大程度仍未面對現實,以鴕鳥姿態視之。若我們不馬上改善,一年後我們的健康一定比現在差!打個比方,我們正在用入滿子彈的手槍來玩「俄羅斯輪盤」,完全低估風險,只存僥倖之...

2021-06-19 12:00:00

林奮強

官民商抗疫有功 珍惜家在香港

每當我們面對天災人禍、危害生命;或人生處於失意、逆境時,我們都不期然會很想回家。家,不但給我們安全感,亦給予無條件支持:病了,家給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失業或失戀時,家給我們資源和暖心鼓勵,讓我們堅定地...

2020-04-20 10:00:00

林奮強

救港無顏色之分 向民粹歪理說不

一場疫症帶給港人兩個信息:   (1)當大難臨頭時,我們根本沒有政治顏色之分。無論你住在哪裏:湖北、深圳、太古城、將軍澳、甚至郵輪,病毒也會影響你;而未來兩個月撲面而來、海嘯式的企業倒閉和裁員潮,也不會因...

2020-02-25 10:00:00

林奮強

港禍不單行 社運搞手請放市民一馬!

筆者向來深信公共政策研究者,必須透過完全無顏色、完全基於事實的硬數據和冷知識,才能讓市民在充分資訊(be fully informed)下,全面享用他們的決策自由,為自己和社會作出最有利及開明的政策選擇。   假新聞氾濫...

2020-01-25 10:00:00

林奮強

借巴菲特智慧 與暴力割席速「止蝕」

對任何社會和家庭而言,美好的未來都不是自動誕生,而是要市民大眾透過努力思考、投資建設去實現的。筆者以前在金融界見盡投資百態,歸納了成功要素主要有兩個:   (1)「止蝕」:長踞全球富豪榜前列的巴菲特(Warr...

2019-11-25 10:00:00

林奮強

止暴更須治本 土地革命必不可少

新一份施政報告出爐。反對派固然指摘特首沒回應「五大訴求」。但筆者認為,施政報告正好為紛亂不休的時局投入了一個恒數(constant):一套必定有利市民的土地、房屋政策。   寬按揭降首期改變置業世襲化   因為,若...

2019-10-21 11:00:47

林奮強

爭取「5大訴求」前 要知的5件事

眼下的香港,被暴徒「攬炒」到街既出不得、馬也跑不了!環顧我城:破損纍纍、遊客零落、吉舖處處、失業將開始倍升、學界欺凌、謠言充斥……到這地步,大家或許會同意香港要轉變了。   筆者重申,HK Golden 50建基於一...

2019-09-24 07:00:17

林奮強

跳出「假二元」思維 處理真5大訴求

經過個多月的社會動盪,筆者開了個家庭會議,結論沒有爭議,家人覺得心情沮喪、沒有心機出街之餘,更覺得我們的自由肯定減少了:孩子們外出時,要提醒他們小心選擇衣服顏色;坐車開會,隨時會碰上突然封路或改道,就...

2019-08-04 07:00:45

林奮強

香港盛衰關鍵 善用未來3年

今年暑假前的5、6月是「風雲變色」的多事日子,美國挑起貿易戰的「外患」我們控制不到,只能好好設防;但我們力之所及的治港「內憂」,則必須三思及積極改善,否則3年後的2022年,當我們回首看回歸50年的「半場」成...

2019-06-08 07:00:04

林奮強

港需增9千醫生 宜效星降門檻引外援

上月初(4月3日),醫務委員會(醫委會)否決了放寬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期安排的全部4個方案,引起極大爭議。該會將於下周三(8日)就此議題重開會議。筆者不打算探討方案細節,反而針對醫療人手短缺,宏觀分析一個最基...

2019-05-06 06:00:00

林奮強

香港醫療須急擴容 免愈遲愈貴

今天續談擴充醫療體系容量。筆者認為,社會輿論仍欠全觀(holistic),忽略了不同系統的互動關係。 公私院縱分流 只「左手交右手」 例如公立醫院爆滿,經濟能力稍佳的市民轉投私營醫院,政府也推出自願醫保,希望分...

2019-04-04 09:00:47

林奮強

長者非鐵打 港醫療須急追15年落後

近日,國際社會上令人看到花生不離手的,既非英超雙雄鬥、兩會會議,也不是中美貿易談判,而是英國脫歐這近3年的連續劇,進入最後7天的倒數高潮! 經濟實力厚 有力補足醫療投資 過去兩周,有700多年歷史的「議會之母...

2019-03-23 10:00:00

林奮強

港醫療全面擴容 需策略性規劃

在香港,興建新醫院需時約15年,培訓一位專科醫生又要最少13年。當我們今天發現病床、醫生、護士及支援醫療人員嚴重不足,才醒覺並推動任何實質擴容,也要10多年後才能投入服務。   10至15年前,我們沒有預見並為人...

2019-03-12 07:00:00

林奮強

大力投資非大花筒 擴容更增稅源

聖經《傳道書》經文道:「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筆者認為,為香港投資,把握前所未有的結構性機遇,迎來最美好的黃金50年,也有其時——而其時正是此刻,把我城建設成全球最繁盛、最人性化、讓老幼有所養、病弱有所醫、...

2019-03-05 07:00:00

林奮強

金管局連喊10年狼來了 租奴誰打救?

金管局推出共8輪收緊按揭措施的新聞稿,都重複指「現時低息環境極不正常」、「一旦利率回升將增加資產市場風險/供樓負擔」,因此有必要加強監控風險云云。 硬加首期要求 無父幹難上車 但金管局已連續10年以「加息風...

2019-02-25 07:00:00

林奮強

首期要求太高 市民難承擔 放寬按揭助上車

特首林鄭月娥多次強調,其房屋政策主軸是「以置業為主導」。筆者相信這絕非一般政客的「好聽賣點」、也不是口甜舌滑的含糊志向(vague aspirations),而是一個貼地利民、根治長期不良社會經濟結構的開始。本欄將一...

2019-01-30 11:00:00

林奮強

收緊按揭=反置業 無父幹終身無殼

特首林鄭月娥多次強調其房屋政策主軸是「以置業為主導」。相信這絕非一般政客的「好聽賣點」、也不是口甜舌滑的含糊志向(vague aspirations),而是貼地利民、根治長期不良社會經濟結構的開始。本欄將一連3篇探討這...

2019-01-22 09:00:00

林奮強

革新官僚程序 港樓困始可解

當一個社會政治體制在20年間令愈來愈多人幾乎「瞓街」或住劏房、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東西愈來愈貴、醫院愈來愈爆滿、擁有私人物業可分享經濟繁榮的家庭愈來愈少;當我們的同儕生活環境不斷改善,但主領發展的香港...

2019-01-15 07:00:00

林奮強

官僚錯估程序僵化 香港陷地荒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小組)報告出爐,社會熱議高球場去留、棕地發展之餘;也應明白土地房屋問題歸咎於3個失敗主因,本欄上周已解釋了首兩個:政客盲反、發展政策失誤。今天續說第3個:政府官僚程序。 這三害已帶來災...

2019-01-12 09:00:00

林奮強
  • « Previous
  • Next »
作者簡介
林奮強
林奮強,獨立非弁利公共政策研究組織「香港黃金五十」創辦人,前行政會議成員,近30年金融及管理經驗,於《經濟日報》、《晴報》定期撰寫專欄文章。
所有博評所有博客
焦點新聞

【官非纏身】特朗普涉大選前夕向色情女星支付封口費...

【兩岸一家親】國台辦主任宋濤武漢會見馬英九 轉達習...

【「35+」初選案】趙家賢:對初選記者會全不知情 民...

【鏈接港澳 合作共贏】港澳商協會之家在創享灣正式啟...

【美軍事故】兩架美軍黑鷹直升機訓練時相撞 傳至少9士...

精選排行榜
精選觀點精選博評

【鐵筆錚錚】有人畀錢搞恐怖活動?

讚好 40

【焦點評論】華春瑩再來「十連擊」 揭穿美國名副其實...

讚好 28

【諸行無常】政黨內訌不休 美國國會癱瘓

讚好 26

【筆評則鳴】英國治安差到震 移英港人必回流?

讚好 24

【筆評則鳴】中國無意取代、也不會成為美國 華春瑩十...

讚好 14

香港宜加強民族共融 提高國際城市地位

讚好 167

廣東、江蘇,中國經濟雙引擎

讚好 176

中國與德國加強經貿合作的意義

讚好 178

金管局的總結餘大有學問

讚好 158

【獨家文章】我在那裡

讚好 420
專題推介
Speak Out HK 港人講地
  • 焦點新聞
  • 港人點播
  • 有聲專欄 港人直播
  • 港人觀點 編輯觀點 所有觀點
  • 港人花生
  • 港人博評 博客館 所有博評
  • 關於我們 私隱聲明 免責條款 版權聲明 加入我們 聯絡我們 刊登廣告 爆料快
博客館
  • 屈穎妍|
  • 劉炳章|
  • 何濼生|
  • 張瑞蓮|
  • 原姿晴|
  • 許紹基|
  • 麥國華|
  • 羅文華|
  • 郭文緯|
  • 張志剛|
  • 錢一帆|
  • 周全浩|
  • 秦島|
  • 胡曉明|
  • 鄔滿海|
  • 田北辰|
  • 季霆剛|
  • 王惠貞|
  • 周伯展|
  • 潘麗瓊|
  • 葉慶寧|
  • 陳建強|
  • 馬恩國|
  • 方舟|
  • 洪為民|
  • 黃啟樟|
  • 鄧淑明|
  • 楊全盛|
  • 黃均瑜|
  • 錢志庸|
  • 菁英會|
  • 劉國勳|
  • 柯創盛|
  • 周浩鼎|
  • 洪錦鉉|
  • 陸頌雄|
  • 《港人講地》編輯室|
  • 黃麗芳|
  • 嚴建平|
  • 甘文鋒|
  • 杜礎圻|
  •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
  • 學研社|
  • 健良|
  • 余唐|
  • 囍雨|
  • 聶廣男|
  • 盧展常|
  • Winter Wong|
  • K2|
  • 梁文新|
  • 羅崑|
  • 姚銘|
  • 江玉歡|
  • 精選文章|
  • 林奮強

© 港人講地

電郵: speakout@speakout.hk

傳真: 8522804130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登入/註冊
  • 主頁
  • 焦點新聞
  • 港人點播
  • 港人觀點
  • 編輯觀點
  • 港人花生
  • 港人博評
  • 博客館
  •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私隱聲明
  • 免責條款
  • 加入我們
  • 聯絡我們
  • 刊登廣告
  • Speakout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