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攜手共拓中醫藥國際市場
灣區攜手共拓中醫藥國際市場

中醫治療新冠肺炎及「長新冠」療效顯著,令中醫藥在港人中的認受性得以提高,市場發展擴大。日前,港區政協常委高永文在全國「兩會」上提出,發揮港澳優勢,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研發在港澳、產業化在內地、市場向海外」的中醫藥發展合作創新模式。對此,本港資深行家坦言,香港無論在地理、背景、制度及科研上,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因為新冠肺炎的後遺症,很多人到中醫診所求醫,使得他們願意嘗試中醫。治療後,病人對中醫藥建立起信心。事實上,近年來中醫藥在港發展迅速,成為醫療體系的重要部分。加強與大灣區各城市合作,邀請各地專家及海外專才跨區域合作研發項目,並由各地中醫學者參與,對開拓中醫藥發展和國際市場意義重大。


中醫藥為中國古代的科學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目前中醫藥已獲196個國家和地區採用,發展成一個價值不菲的全球產業,接受中醫藥治療的人數達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港英時期,香港中醫長期不被重視,窒礙行業發展。但民間中醫除嶺南學派外,還有來自北方如上海等地的知名海派中醫,匯聚不同學派的傳承。


香港在註冊機制、融資、外貿有本身的優勢,對發展中藥產業天時地利。如中醫藥研發成果能廣泛在港落地,其產業鏈將非常宏觀。且中醫藥文化亦深具特色,發展成中醫文化旅遊產業和項目向外推廣,前景可觀。香港及內地可在中醫藥產業上「做文章」,使國家不同產業都能實現高質量發展,並確保高質量的經濟效益和價值效益。


現時香港擁有三間師資優良的中醫藥學院、一所國際級水準的中藥檢測中心,教授團隊科研成就獲世界認同,內地中醫藥科研人才在港鼎盛。業界人士建議成立大灣區中醫藥科研培育中心,更緊密攜手灣區內地城市,繼續推薦中醫師和中醫生到內地實習,促進粵港澳中醫界的交流,可令更多市民受惠。


香港作為國際專業服務中心,檢測驗證得到世界上的信賴和認可。近年逐漸重視中醫藥的發展,政府更設立中醫藥發展基金,支援行業向高質量發展。國家積極扶持香港中醫藥發展,傾聽業界聲音,部分建議獲得採納,對振興香港製藥業影響深遠。


目前不少西方大藥廠,用國人炮製中藥的方式,生產以中藥材為原料的保健食品,又通過營銷實現品牌利益最大化。有港區人大代表倡議,與内地共同開拓中醫藥高地建設領域和市場。早在2012年,香港即可在內地以獨資、合資或合作形式設置醫療機構。在國家中醫藥惠港政策強勢引領下,港九中醫師公會中醫師首赴內地行醫,2018年在中山石岐開設診所,秉持促進粵港交流的宗旨,服務內地市民和港人。


大灣區生活文化、飲食習慣的不同帶來不同病種,行醫面對更多挑戰,惟對於中醫卻十分具有吸引力。中醫藥推動香港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等具有巨大潛力,業界希望添置先進醫療設備,借助科技輔助中醫治療。相信只要立足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本港在中醫專業、產業現代化和中醫藥發展上,定會開闢出更加寬闊的新路。


原圖:星島日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24
好正
21
心心眼
2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