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評則鳴】誰大誰惡誰正確 誰是違反國際法的慣犯?
要數當今世界最大的惡霸,自然非美國莫屬。美國號稱「民主大國」,經常對別國的政治體制指指點點,而且生性窮兵黷武,建國不到250年,卻只有不到20年沒有對外發動軍事行動。明明其身不正,但又經常批評敵對國家和競...
2022-05-21 06:00:00
【諸行無常】蔡英文「執政」6年 台民眾不見「小確幸」
台灣的蔡英文上台「執政」至今6年,除了謀獨民進黨外,台灣大部分政治團體在「5.20」這個日子都批評,蔡英文是只靠「口號」管治台灣,施政績效猶如虛擬實境,指出台灣無論政治、經濟、民生和疫情管控,2300萬民眾在...
2022-05-20 18:57:48
【筆評則鳴】理直氣壯告訴全世界 台灣地區非獨立國家!
美國一直口口聲聲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不支持「台獨」,但一如既往,美國在台灣地區問題上永遠都「講一套、做一套」,單看美國長期藉住打所謂的「台灣牌」去嘗試牽制中國,大家就可以知道,美國毫無誠信可言。近日...
2022-05-20 18:30:00
【諸行無常】拜登出訪韓日 中方警告勿損華利益
一個大國領袖到另一個大國的周邊國家訪問,卻公然挑撥針對這另一個大國,歷史上並不常見,但美國總統拜登正準備這樣做!拜登明起展開他上任以來首次韓日訪問行程,美國駐日大使伊曼紐爾竟公開放話,聲稱拜登此行「是...
2022-05-19 19:45:00
【秉新觀新】美國引火自焚 又打台灣牌「撐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昨日應約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通電話,在提到台灣問題時,特別重申在中、美兩國關係中,台灣問題是最重要、最敏感、最核心的部分。楊潔篪的言論,代表...
2022-05-19 18:15:00
【港人觀點】美、英國安法超嚴厲 無理攻擊香港自打嘴巴
以美、英兩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經常批評和抹黑香港警方國安處依據《港區國安法》採取的執法行動,相信不少香港市民都有疑問:難道美國和英國維護國家安全的法例非常寬鬆,以致從不過問國民損害國安的行為?觀乎香港保...
2022-05-19 15:30:00
【筆評則鳴】法院落實改革 香港市民務必支持
昨日有一單法庭案件引起社會大眾關注。據報道,有暴徒於2020年5月27日發起所謂的「反國歌法」遊行,一名職業訓練局男學生在旺角示威,期間曾向便衣警投擲鐵罐,其後被裁定非法集結及襲警罪成,獲原審裁判官判處120小...
2022-05-19 06:00:00
【諸行無常】美國炒作島礁話題 圖令南海再起爭端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事先張揚,聲稱總統拜登本周五起訪問南韓及日本,屆時會正式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同樣為拜登針對中國「印太戰略」造勢的,還有美國官方喉舌發起「翻炒舊聞」攻擊,趁上周美國與東盟結束特別...
2022-05-18 20:12:39
【筆評則鳴】「禁起底法」不能成無牙老虎 支持政府禁Telegram
對2019年反修例暴動稍有認識的人,都應該對「起底」兩個字記憶猶新,個別人士在該段時間開始,持續將「個人資料」武器化,將政見不同人士的個人資料和私隱放到網上供人閱覽,意圖對相關人士構成心理和生理壓力,行為...
2022-05-18 18:30:00
【港人評論】違國安法者不應當社工
政府擬修訂法例,限制被裁定干犯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人,須在獲得社工註冊局全體成員同意方可出任社工。有關建議其實醞釀多時,早於去年9月已經傳出相關消息;對於上述建議,絕大部分思考能力正常的香港市民都會支持...
2022-05-17 19:00:00
【諸行無常】台灣軍演變紙上談兵
台灣軍方每年例行舉辦「漢光軍演」,由1984年至今已進行了38次,軍演分為兵棋推演和炮火演習。今年的「全民防衛作戰圖上兵棋推演」已於昨日展開,為期5天,由於近十年來台灣軍方以電腦演算兩岸一旦出現軍事衝突,因...
2022-05-17 18:43:31
【鐵筆錚錚】陳日君被捕 梵蒂岡令「炒作」者啞了
香港警方國安處日前拘捕多名「612人道支援基金」的信託人,當中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消息傳出後,網上隨即流傳大量似是而非的悖論,包括指事件涉及「宗教自由」,另亦有人關注事件會否影響中國與...
2022-05-17 15:30:00
【愛國愛港】籲重視青年愛國教育 梁振英:香港未來視...
【奪命車禍】巴士凌晨撼旅巴 43歲車長重創殉職 新巴深...
【終於知衰?】年底爭取連任民主黨主席 羅健熙:不會...
【感謝支援】張忠德等26名援港醫療隊員回家 接受鮮花...
【新冠肺炎】台灣單日新增個案近8萬宗 台北市長柯文哲...
【港人觀點】攻訐抹黑內地逆行者其心可誅
【秉文觀新】段崇智欠全港市民一個交代
【港人觀點】西方點燃俄烏戰火 還想卸責中國?
毫無誠意的求情
【諸行無常】中法德領導人峰會 和談提硬道理
失業新高尋良策 清零解困求通關
擴大互聯互通 疫後港復甦添動力
審時創造條件助青年向上流動
抗疫發揮優勢 冀善用中醫資源
對症下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Speak Out HK 港人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