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的風景
去峇里島度假幾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街上碰到的閒人。 其實不只峇里,東南亞、內地也常遇見這現象。我說的「閒人」,有的是真「閒」,譬如飯後上街散步,總會看到三三兩兩的街坊,坐在路邊乘涼打牙骱。有的是「閒」...
2018-06-29 10:00:00
這裏不是度假村,是思過崖
愈來愈覺得,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社會的敗壞,不但在於樓價飆升、劏房處處,而是在於歪理充斥,人心潰爛。 這天,又看到一段理直氣壯的歪理。 有媒體寫了篇報道,題為「獄中課程無助高學歷釋囚:四十張證書都揾唔到...
2018-06-28 07:57:53
全民書生
做記者的時候,我有段日子常常到台灣採訪,工餘少不免找「地頭蟲」話家常收收風。平日最多接觸的,是當地傳媒,跟他們吃一頓飯,最大感覺是:很自卑。 因為台灣新聞界信手拈來,這個碩士,那個博士,有些更是雙學位...
2018-06-23 08:00:37
如果我是父母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小城就出現殺父斬母的新聞,這次,更是連奪兩命,行兇者,疑是年僅二十三歲的青春少艾。 她遺言說:濕疹難熬;但大家卻問:那為甚麼要殺父母? 真相是永遠的謎,埋葬在父母女兒三人的血泊中。有人...
2018-06-22 08:00:00
回頭 有岸
北京地鐵站內,有這樣一張海報,上書幾個大字:「你,可以回頭」 海報是一個穿上大衣戴了冷帽的背影,雖然包得實實,不知怎的,總覺得那是一個年輕人;那燈火通明的彼岸,總覺得,是香港。 這五個字、這張照片,...
2018-06-21 07:00:00
莫乃光,高鐵見!
反對派形容,不做特首的國家領導人梁振英先生,近日轉行做了「鍵盤戰士」。 CY臉書近日的收視率愈來愈高,因為他天天都發重炮文章打擊反對派,早幾日的進攻對象是莫乃光: 「……莫乃光的批評(一地兩檢),令人想...
2018-06-20 07:00:00
局長的言論自由哪裡去了?
許多人已習慣叫立法會做「垃圾會」,我覺得寫文章應該持平、應該說理、不應謾罵,但昨天看到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在立法會三讀通過高鐵「一地兩檢」後見記者,被幾個反對派議員叫囂擋咪騷擾發言,對不起,我不禁要說...
2018-06-19 08:00:01
我是N無人士
一直有人問我為甚麼不把文章結集,對書商來說,時事評論其實是票房毒藥,尤其香港人對新聞的興趣是即日鮮,三日後是舊聞,一周後是歷史,把過氣時事評論整合成書,不蝕死才怪,那是不賺錢的生意,我不想累人。 直至...
2018-06-17 08:00:17
我打壓了新聞自由
幾天前,出版社為我時評結集輯成的小書舉行了個新書發佈會,地點選了在書香飄逸的油麻地中華書局。 在一個文化小室,一班文人以文會友,當然不希望滲入黑社會、滲入暴力,況且發佈會唯一嘉賓是尊敬的全國政協副主席...
2018-06-16 18:38:08
戒毒吧,人才!
聽說,梁天琦開始有抑鬱的徵狀。 毛孟靜對於這位年輕人的六年判刑,哽咽地說: 「梁天琦有抑鬱,變得很感性,他真的需要支持……」 27歲,大學畢業,未工作過,沒有政績,靠掟磚,一下子被捧上天,捧為神,在新界東橫...
2018-06-16 08:00:00
一對「孖葉」的自白
我是一對小小的「孖葉」,你可以叫我手扣、手銬或者手鐐,但我最喜歡還是廣東人給我「孖葉」這名字,因為夠詩意,如果我這塊葉秋天會變紅夏天會轉綠,就更浪漫了。 追求美感,皆因為我的工作充滿厭惡性,我鎖過劫匪...
2018-06-15 08:00:00
最歹毒是……
還記得,旺角暴動發生後那段日子,香港反對派的政棍,基本上都潛了水。 譴責暴力,不敢;讚賞暴力,又做不出;眼白白看着警察被追打,頭破血流,他們心知肚明,火已燒過了頭。 有人零星落索地譴責,更多是藏...
2018-06-14 08:00:00
門卡前的思索
成長是什麼? 有人說,成長就像剝洋葱,剝掉一層總會流一次眼淚。也有人說,成長是一本無字的書,把經歷一點一點寫下,至卷成華章時,便成智慧。 我覺得,成長是一段一段路的回望,有得有失,有笑有淚,每一道疤...
2018-06-11 08:00:00
被滅掉的俄羅斯聲音
天時暑熱,躲到峇里島的度假酒店享受幾天陽光與海灘。 我們是那種到哪裏都會開電視看看的人,平日外遊住旅館,習慣拿着遙控亂按一通,兜了幾個圈,最後通常都是停在CNN、BBC或AXN,畢竟聽不明當地外語,惟有找回最熟...
2018-06-10 08:00:18
十萬砸爛道德觀
1990年,香港揭發一宗很轟動的字母小姐桃色騙案,騙徒名字叫錢志明,他於八、九十年代間一直以導演、富二代等身份利誘女藝人性交,然後拍下裸照勒索。有人不甘受騙報警,事件震驚全港。 為保護受害人身份,傳媒一...
2018-06-09 16:07:00
賣一個「善治」的國
愈來愈覺得香港在某些方面,是亦步亦趨地跟着台灣的步伐走,那路更是像格林童話的「吹笛人」故事一樣,結局是一班鼠輩跟着魔法師的催眠樂曲投河淹死。 前幾天,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美方揚言,會幫助...
2018-06-09 08:00:00
【精選文章】被罵了一千五百年
小時候讀歷史,發覺有些名字背後,總烙着註解式的刺青。如說到秦始皇,形容詞必定是「焚書坑儒的暴君」;至於隋煬帝, 「大興土木」、「荒淫無道」就是他的註腳。 直至這天,看了TVB財經資訊台的《中國通史》,剛...
2018-06-07 16:14:11
一個王牌的殞落
我做傳媒的時候,主要負責專題特寫、人物專訪,故對行家的同類內容特別關注。 那年代,最讓新聞人敬重的是香港電台《鏗鏘集》,它比無綫的《星期日檔案》、《新聞透視》少了一份商業考慮。它們可以慢慢講故事、詳...
2018-06-06 08:00:00
梁天琦脫「煽暴罪」給社會的反思
梁天琦旺角暴動案,有幾件事值得大家反思: 一是,梁天琦雖然暴動罪成,但煽惑暴動一罪卻甩了,這個很重要。當天明明全港市民在電視上清楚看到他和黃台仰煽動其他暴徒掟磚、襲警、衝擊。事後,梁天琦亦因為帶領暴...
2018-06-05 08:30:00
用紅色製造的白色恐怖
2015年,佔中後,某日。 我和女兒一起逛三聯書店,忽然孩子拉我衣袖悄悄說:「媽,你看,那個人……」 她指著的,不是人,而是一本書,名叫《我不是細路》,封面赫然一張大頭相,是剛踏入19歲、不再「細路」的黃之鋒。...
2018-06-04 08:00:00
【喜迎全運】西九龍高鐵站上演趣味全運會 市民可體驗...
【促進民間外交】共享基金會與外交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立法會選舉】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結束 共收到161份...
【擇善固執】沙田官小准考生寫簡體字 梁振英:教不嚴...
【立會衝突案】林卓廷涉議會上騷擾建制派議員獲裁定罪...
【焦點短打】賴清德數典忘祖竟稱日本更似家人? 賴岳...
【秉文觀新】逃犯錢寶芬被政府停「長俸」 「食碗面反...
【焦點短打】重溫美國「飛虎隊」傳奇故事 感受中美最...
【周末短打】移英手足懶理8‧31「紀念」活動 逃犯鍾劍...
【周末短打】鄺頌晴爭BNO平權大罵英國 反遭英國網民辱...
【獨家文章】誰來守護輪候者的公平公正?
【獨家文章】被冷落的荔枝與蛟龍
【獨家文章】施政報告描繪教育藍圖
【獨家文章】開罪全世界,齊玩大整蠱
【獨家文章】打卡成「瘋」
Speak Out HK 港人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