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被罵了一千五百年
【精選文章】被罵了一千五百年
小時候讀歷史,發覺有些名字背後,總烙着註解式的刺青。如說到秦始皇,形容詞必定是「焚書坑儒的暴君」;至於隋煬帝, 「大興土木」、「荒淫無道」就是他的註腳。
 直至這天,看了TVB財經資訊台的《中國通史》,剛剛講到隋煬帝,原來,他並不壞,史學家甚至把他的功績跟秦始皇、漢武帝相提並論。建東都、築運河、伐契丹、通西域、創科舉、定律法……有人說他勞民傷財,也有人說他造福後代。一個公元604年即位的皇帝,被非議了一千五百年後才得到公論。 所以,當六月四日那天,女兒告訴我,老師今天沒上課,講了半堂天安門的事,再看了半堂視頻,我對她說: 「歷史,好難在當代有定論,大家看到的,很片面,不是全部真相。」女兒即時接口說: 「就像隋煬帝那段歷史吧?」 對極了,隋煬帝真是一個好例子,我誤會了他大半世,老實說,所有歷史書都說他不好,沒想到幾十年後,忽然發現,他原來是個有作為的人物,今天我們還在享受着他的成果。 隋煬帝這段歷史落差這麼大,源於一個簡單道理:誰是寫歷史的人? 隋煬帝被刺殺後,他的表兄弟李淵平定諸侯,建立唐朝。自此,唐太宗成了千古名君,隋煬帝那段歷史卻被人唾罵。因為,唐史是唐朝人寫的,隋史也是唐朝人寫的。 一段歷史是好是壞?某個重大決定是對是錯?視乎是否有利於民族的長遠利益,也視乎寫歷史者的立場。 如果,寫八九年那段歷史的人是支聯會,中國永遠是妖魔。所以,歷史不應輕言平反,八九年距今不過29年,有些人心裏也許還有點什麼,誰是英雄?誰是狗熊?不是支聯會說了算,隋煬帝那段歷史過了一千五百年才獲公允評價,自以為是的香港人,我們憑什麼輕易地去為一段歷史下結論? 原文轉載自《大公報》 2018年6月7日 原圖:百度百科​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