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官立小學周一(3日)向家長發通告,指將接受學生在校內測驗及考試中使用符合國家語言文字規範的正規簡體字作答。儘管校方強調「此安排旨在為內地背景或習慣使用簡體字的學生提供更友善的評核環境」,惟事件在網上掀起熱議。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認為,內地學生來港上學理應努力學繁體字,學校亦不能放棄要求學生使用繁體字作答。
梁振英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內地背景或習慣使用簡體字的學生」來了香港上學,不習慣使用繁體字是現實,可以理解。不過,他強調:「問題是既然來了香港,而香港是使用繁體字的特區(政府公文、外資中資港資企業、報刊書籍,還有內地來港的學生在香港的證件,無一不用繁體字),為什麼不努力學繁體字?日後在香港工作,可以不用繁體字嗎?」
梁振英續指出,「學而知之」,上學就是為了學,去英美留學,一樣要努力學好英文,學繁體字比學英文難嗎?不學繁體字,可以不學粵語嗎?他強調:「學生學習繁體字的進度和成績是一碼事,學校放棄要求,放棄教的責任是另外一碼事。」
他認為,香港保留的繁體字、粵語和高水平的英語能力,都是香港的特色,是有必要的。又指這些問題在香港回歸前都已深入討論過。最後他指出,「教不嚴,師之惰」。
教育局回覆傳媒查詢時強調,政府的教學語言政策未變,是否容許學生在測考或練習用簡化字,視乎校本教學實况決定,不能一概而論。局方稱不論學生背景,同樣需學習繁體字,「以便溝通傳意,融入香港社會」,倘學生未學繁體字,學校定必支援照顧他們過渡時期所需。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沙田官立小學網站、網上圖片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