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通識】「港人港地」政策的由來

本港首個「港人港地」項目「啟德1號」日前開放示範單位,項目限定「啟德1號」30年內只可讓香港永久居民購買,又有轉售、出租等限制。雖然發展商仍未公布售價,但有住屋需要的港人表明,倘若購買單位作自主用途,有關條款對他們沒有太大影響。「港人港地」這個確保港人優先的房屋政策從可而來?政策的理念又是甚麼呢?
早於2012年3月特首選舉之時,當時參選行政長官的梁振英就在其政綱提出「港人港地」概念,表明可研究推出政策,在住宅市場過熱時,推出符合中產階層住屋需要的政府土地,並在售地條款中,規定該住宅在建成後只可售予香港居民,協助入息高於申請居屋限額的中產階層。
到了2013年6月,政府為遏止非本地買家之置業需求,政府出式推出兩幅位於啟德的「港人港地」地皮;其後由於政府推出的樓市「三辣招」有效遏止「炒風」,令本港樓市回穩,故暫未繼續推出「港人港地」地皮。
今次的「港人港地」措施,確保坐落啟德黃金地段的住宅單位由香港永久性居民購入,惟各方需要注意相關條款,例如單位30年內只能售予香港永久居民,期內轉售需要先向政府申請;另外,在物業出售、出租以及做按揭前,亦須取得地政總署的同意書。基於相關條款有點繁複,「啟德1號」發展商亦特意印製小冊子,協助買家了解條款和購買時須注意之事項。
原圖:takungpa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