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維加快拓地建屋 動用儲備可行
新思維加快拓地建屋  動用儲備可行

上樓是香港市民的迫切願望,中央政府多次表示特區政府須解決房屋問題。港府已經成立兩個工作組,專責全方位推動土地及房屋供應,務求精簡程式,加強統籌協調跨部門工作。近日一個議政團體亦主推「全民討論解決土地房屋問題」,期望集思廣益,協助政府掌握民意,能為特首李家超上任百日時提供意見,解決重中之重的土地房屋問題。事實上本港有地可用,目標已定好了,有錢才好辦大事。對此有學者建議特區政府,跳出舊框框,新思維多渠道融资,可考慮動用部分外匯儲備加快拓地建屋。


土地房屋問題長期困擾本港社會經濟發展,據了解,陳茂波負責的統籌組全面監督土地發展專案各個環節,統籌整合審批流程,以及致力於釋放私人土地發展潛力。落實「基建先行」、「創造容量」,為發展掃除障礙。而行動組負責督導公營房屋興建專案,並以「提速、提量、提效」為目標。


政府回收土地恐會激起民怨,且所需賠償,開支與填海造地相近。一種觀點質疑「先大嶼後北部」策略,認為之前政府建議規劃的北部都會區,只規劃出600公頃新土地,同時預留了過萬公頃的土地,作自然生態保育用途,是重蹈覆轍,窒礙香港土地房屋發展。   


港人收入升幅大幅落後樓價的升幅,於年輕人更為嚴重。但連同外匯基金香港可動用的儲備有二萬億。經濟學者雷鼎鳴指政府奉行審慎理財原則,但不應淪為「守財奴」,建議動用1萬至1.5萬億拓地,比充滿地緣政治及通脹風險的美元資產更安全保值。現有住宅用地扣除潛在供應,仍短缺約2200公頃,政府可適時啟動第二期 「明日大嶼願景」,並應發展新界北潛力,釋出當中3000公頃潛在土地。


實際上,本港也並非無地可建屋。先前將南生圍、大生圍及甩洲、米埔至新田一帶的魚塘和濕地, 約2000公頃土地納入做「飛鳥廊道」,令香港變得無足夠土地發展。其實北都有1萬多公頃土地,被劃作「生態康樂旅遊圈」,面積擴大了十幾倍。是否可以從中多找土地作建屋之用呢?在北部開發更多土地,以地面鐵路交通接駁,可為未來10至20年的土地房屋發展提供更多選擇。


目前本港土地房屋問題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北都」涵蓋3萬公頃土地,卻只建議開發600公頃新土地,不免過於保守。不過社會上有識之士質疑,本港飽受第五波疫情衝擊,政府已動用超過3000億財政儲備去防疫抗疫,如果同時開展兩項巨型基建,非常大機會要動用大部分財政儲備。這也令巿民憂慮會否太過冒險,一旦承擔工程開支就不能中途叫停,是否有足夠資金去應急。認為以先急後緩的漸進開發方式更穩妥,資金來源應擴闊融資管道,除動用儲備外,還可吸納大地產商,發行政府建設債券等等。


當下市民關注在北部多覓現成土地,而不需局限原規劃的600公頃;對上屆政府「先1000公頃明日大嶼,後600公頃北部土地」策略作出調整;優先聚力做好北部開發規劃,作長遠土地房屋發展。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5
好正
8
心心眼
3
好好笑
3
令人傷心
1
嬲爆

評論

  • +85298****49
    +85298****49
    1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 +85298****49
      +85298****49
      1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 +85298****49
        +85298****49
        1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