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之教育篇
財政預算案之教育篇
本文作者為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本屆香港特區政府的施政措施,先由特首公布施政方案排頭陣,去年10月已出台,緊接是下月由財政司司長主持的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面對社會各界。上周三,筆者出席有關諮詢會,該諮詢會由財政司司長聯同教育局局長出席,主要徵詢教育界意見。筆者記憶所及,財政司司長邀約教育界,徵集各持份代表對「使錢」的看法,這是近年首次,筆者認為這對教育界是一份尊重。香港教育達到的基準具高度文明的國家和城市,必然重視教育的長遠發展,千古不變。當教育受忽視,文明必褪,再怎樣的強大外顯軍力,都難保歲月流失,骨質疏鬆,體衰氣弱!相信,這也是習近平主席於十九大長篇滙報,於2018年發給全國的元旦文告,異地同聲指出教育要優先、老百姓最關心的第一事項,就是教育。歷史因緣,香港早已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航運海運中心、旅遊業服務中心……「中心者」是位置重要、輻射影響力大,甚至有難以取代的樞紐角色。按此標準,「香港教育」能否達到基準?抑或差距還是很遠?教育是長遠「投資」並非要看即時回報的「支出」,筆者按此簡要理念,向「腳頭好」並多次提出財政盈餘豐厚的財政司司長提出口頭和書面的意見,現撮寫幾點︰其一,2018至19年《財政預算案》首先應要「對數」落實的,就是特首去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有關對教育投資的承諾,財政司司長不照單執藥,學界必會按特首《施政報告》的內容,展開追數行動。其二,看近期虐兒致死個案,特區政府必須正視學生家庭支援系統現況。四分一世紀前,筆者與眾多社工及教育團體共同倡議一校一社工,把社工團體系統支援引進學校,產生一定作用。但社會價值、家庭解體現況已愈變愈複雜,政府應按實際需要,為部分中、小學增設多一駐校社工;而幼稚園學校要開設一校一社工的支援,也是刻不容緩。輔導系統的另一重要支援角色——教育心理學家,政府應投放新增資源,改善現今只以一位教育心理學家以周遊列校的方式,服務多間學校的困境!其三,除學生成長輔導系統外,醫療系統輔助入校,亦是學界普遍的共識。今天,學生的碰撞損傷、大小病痛,只受過教學專業培訓的老師,是「見傷」不能救,是動彈不得,只能等家長接返,後果可大可小;如果學校設有駐校醫護,這對學童的健康乃至生命的保障,紓緩學校教學的工作壓力,產生的作用不能輕估。日韓台乃至鄰近的澳門,都有此駐校醫療輔助系統的建立,香港為何不可呢?其四,以3年為試辦期,實報實銷,政府為每所中、小、特、幼的學校注入300萬元的「學校活用基金」,讓學校以校、以生為本,運用額外彈性資源,促進常規教學的互動。筆者舉一案例,近日教育局踩油推STEM計劃,其中一項是舉辦芬蘭為期3個月的學習之旅,400多位老師報名,只能錄取30多人,望芬卻步者甚眾,即是寫了詳細進修計劃而遭拒的失望者很多。假設有「學校活用基金」可用,落選的老師,學校當可就此作資助旅費,教育局只須支薪便可;又若遇學生家庭劇變,「學校活用基金」亦可作出即時支援……特別要指出的是,對一些財困力弱的辦學團體而言,3年一度的「學校活用基金」的注入,顯然重要。越南對教育加大投放其五,香港中小特幼各級學校的師生人均比例的再優化;中小學教師全學位化;幼稚園學校增設課程教師,因此政府財政應有撥備開拓。偶爾跟來自香港境外的教育界人士閒談,他們總會對香港教師的薪金高企投以羨慕之情,但得悉香港教師課擔的繁重,一腳踢盡的冗長多元的工作,馬上耍手擰頭,這也是香港教師教學質素無法突破至高水平的重要原因。其六,特首林鄭於《施政報告》的結語,提及孩子和年輕人,務要在關懷環境中成長,有機會各展所長,創造美好人生;除筆者在上文提及要為學校鞏固「學生成長輔導系統」,並營建「學生醫護系統」外,設立50億元的「青年發展永續基金」鼓勵年輕人在人文學科及科學學科上探究和創新,這是香港教育重要並具意義的投資。其七,教學必須與時俱進,教師終身進修不可免。因此,容許中、小、特、幼各級學校教師,於教學滿10年,應享有一年終身一次的有薪進修假,從而讓教師更能優化自身學習,最終有利於學生,有利於香港教育的發展;教師行業受到鼓勵,對吸引年輕教師委身教育事業,當會產生直接的激勵!月前,筆者隨同心教育基金「一生一師」廣西越南兩地行,先後參訪兩所中學,位於廣西越南邊界的憑祥城鎮中學,原想像這裏是貧困落後,但到實地視察卻是教學各項設備基本充足,邊境偏遠的一所公立初級中學,全校2000多學生,精神奕奕上課,而學生的學費、午膳和住宿均屬全免。再至越南河內參觀「越德」高中,學生友善對待訪客,校舍屬古建築物,設施不及廣西憑祥中學,但作為一所公營高中,每月學費只須繳6美元,側寫越南政府近年對教育亦是大面積的加速投放資源!按香港財政司司長所言,儲備已近萬億,上年度的財政收入,各項稅收又有不少意外之財;2月快到,就看《財政預算案》,如何把錢財換人才。原文轉載自《信報》 2018年1月13日原圖:大公網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