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具有內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撐性。//
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總召集人梁振英表示:「香港的大學現在已經從過去幾年的這種亂,政治上的亂,到現在的治,所以現在我們有一個比較好的環境,可以讓學生安心學習,老師安心教學,也可以做研究。」
今年是國家「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之年,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舉辦,「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主題論壇,探討在推進科教強國、教育強國建設方面,香港各界除了要跟上國家步伐,亦要打破常規。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教授陳家亮表示:「有一些博士生,他是非常優秀,我跟他說你這麼厲害,你跑到我的公司幫我工作好不好,他說我不要,我要當教授,發表一些高質量的文章,如果你把你的研究變成這個產業,大學沒有興趣,因為這不是大學的KPI,我想我們要跟內地一些大學學習,不是看(教授)他們發表多少文章,是看他們做研究轉化的能力,香港要改變,要有一些新的機會給我們的教授。」
香港科技園主席查毅超表示:「我們做AI的公司有多少,算起來超過500家人,才超過5000(人),但是我們還沒有一個很規範的生態圈,怎麼去把我們香港要發展的AI藍圖,跟國家的AI+藍圖配合好,把握『一國兩制』當中需要發揮的一個優勢,我覺得是最重要。」
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與會者認為深度交流是關鍵,阿里雲智能(東亞太北區及東南亞)資深顧問車品覺說:「(香港)在科技這個領域裡也是危機感是不夠的,杭州這個地方到了周末的時候,大家還在不停的在做沙龍,你很少在香港看見有沙龍文化,我們要讓香港這邊的人,慢慢的接觸更多內地的年輕人,讓他感覺到為什麼人家會這樣,我們覺得其實我也要努力一點。」
相達生物科技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招彥燾表示:「香港最缺的就是企業家、創業者,內地有很多,香港怎麼能夠引進更多這樣的人來香港,幫香港(發展)自主科研,香港也有獨特的優勢,所以我覺得在互補的環節,我覺得這樣一個合作,是非常的應該要往這個方向走。」
梁振英總結:「過去確實有些心理上的、政治上的障礙,香港很多年輕的學者、科學家、大學的同學,他不願意跨過這條小小的深圳河,歷史形成的有些心理上的障礙,甚至反修例風波期間或之後一段時間,政治上的一些障礙,現在這個(障礙)慢慢也排除了,香港對國際比較了解,內地的大學對國內的情況比較了解,在國家發展大局中,香港的角色是什麼,香港有『一國兩制』的優勢,兩地優勢怎麼結合,我們要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其中一個方面,一個含義,我覺得是香港跟內地在教育科技人才這個問題上,我們有一體化的合作。」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