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有聲專欄】許紹基:Telegram上「起底」冇王管? 「禁起底法」不可變「無牙老虎」!

對2019年反修例暴動稍有認識的人,相信都對「起底」兩個字記憶猶新,個別人士在那段時間開始持續將「個人資料」武器化,將政見不同人士的個人資料和私隱放到網上供人閱覽,他們的目的是意圖對相關人士構成心理和生理壓力,行為極度卑鄙,令人髮指。


眾所周知,當日香港一眾盡忠職守的警務人員及他們無辜的家人,是首當其衝的一群,成為「起底」惡行下的犧牲品,被「起底」的人生活惶惶不可終日,擔心一眾當日明顯已失常性的暴徒,真的會找上門傷害自己、傷害他們的家人,被「起底」者所受的壓力,真的可想而知。


為了切實打擊「起底」惡行,政府去年已經修例將「起底」刑事化,新法例在去年十月已經生效。不過近日就有報道指,即使如此,「起底」行為仍然猖獗,報道更引述消息指當局極為關注,近年絕大部分「起底」訊息,都是來自通訊軟件Telegram群組。每星期會新增超過二百個「起底」訊息,即使曾成功要求刪除,但往往兩、三天又會再現。由於涉及的違法訊息數量極龐大,所以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正積極考慮,首次引用《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第66L條所賦予的權力,停止或限制市民接連相關平台上「起底」訊息所在的部分,甚至限制市民接連整個Telegram平台 。


可能會有人問用不用這樣誇張呀?連通訊軟件都不讓人使用?其實是這樣的。據報道,原來公署不停向Telegram平台的對口單位發出通知,要求刪除有關訊息,但對方有時有移除訊息,有時則沒有,結果公署需要周而復始發出通知,過去數個月已經不停這樣做,但是由於成效不彰,故此實在有必要考慮進一步行動。


老實說,本人是絕對支持私隱專員公署依法禁絕Telegram。理由十分簡單,首先,Telegram要在香港提供服務,它就有責任遵守香港的法例。現在執法機構不是要求它出賣私隱,而是要求它盡力保護香港人私隱,這種要求放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不可能被人演繹為「錯誤」吧?


Telegram作為服務提供者,法律上和道德上都有責任將「起底」信息即時移除,同時亦有責任研究,可以快速堵截和刪除所有違法違規信息的技術,既然Telegram在收到多次要求下,仍然好整以暇、未能徹底解決問題,「被禁」亦是唯一出路。香港政府實在沒理由為了讓它繼續提供服務,但是置千千萬萬市民的「私隱」於風險之中。


其次大家可能會認為「起底」行為與自己無關,甚至部分人會說「起底」無傷大雅,不用大費周章吧!這種概念明顯是大錯特錯。大家必須明白一點,被人起底,受「起底」影響的,並不限於特定政治立場人士,不同政治立場的人都有可能被人「起底」,被人以個人資料作武器去攻擊,情況就等同恐怖份子在公眾地方放置炸彈,並且引爆一樣,任何立場的人都可能受害。


明白「起底」特性後,大家自然亦會知道禁止、禁絕「起底」,絕對是涉及全社會的利益,任何人都沒有藉口去反對。近日也有資訊科技界人士指出,要在香港封鎖Telegram,技術上並不容易做到,又引用俄羅斯政府在2018年也曾嘗試制裁Telegram,封鎖它的IP地址,但最後反而誤中副車,導致一些網站未能瀏覽,結果被迫放棄。


本人認為不管多難也好,都不可以成為政府放任不管的藉口。即使技術上多困難都好,政府也要下定決心一一克服,就算要花較長時間,不可以即時封鎖,其實也不是問題,最重要是要坐言起行,而不是再找藉口和理由去推卸,必須要做,明顯關乎市民福祉的工作。香港以往就是有太多說「做不到」,結果很多明明可以改善民生的項目,最後都被延誤,甚至擱置。



但是這種風氣,在完善選舉制度後,三場重要選舉完成後,亦必須要隨之消散。今日的香港政府必須是一個「知行合一」,而且可以做成事的政府。對於任何可以改善民生的工作,都不可再以任何理由推卸,這才是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的精粹所在。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13
好正
3
心心眼
3
好好笑
2
令人傷心
2
嬲爆

評論

  • +85298****49
    +85298****49
    2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 +85298****49
      +85298****49
      2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 Happy21
        Happy21
        2年前
        0 回應 檢舉
        :grin: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