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黃台之瓜 何堪再賣
【精選文章】黃台之瓜  何堪再賣

長江和記實業出售全球港口業務核心資產,引起輿論的持續熱議。


指鹿為馬豈能欺世?


長和集團宣稱出售港口資產為「純商業行為」,試圖將地緣政治交易偽裝成自己企業的套現實操,是藏頭露尾的低級託詞和拙劣伎倆。


其一,貝萊德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是美國政府的一個支柱力量,是美國國際政治經濟政策的重要推手。


其二,港口業務是具有壟斷特性、能提供充裕現金流、普通資本難以企及的優質戰略資產,長和集團出售港口的價值遠遠超過190億美元。


從特朗普喊出拿回巴拿馬的口號開始,美國極力促成這次交易的最終目的是進一步加強對全球關鍵航道的控制,增強其在全球地緣政治博弈中的籌碼。明眼人都能想見,正式交易後,美國很可能會以巴拿馬運河港口為依託,在拉美地區加大對中國的遏制,破壞中國在全球海運格局中的良好發展態勢。長和集團掩耳盜鈴,將其定性成「純商業行為」,與後晉「兒皇帝」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給契丹,導致中原失去北方天然屏障,卻粉飾自己是迫於亂世的生存壓力又有何異?如果石敬瑭有李氏指鹿為馬的本領,那他遵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皇帝」,也大可以說成「純認爹行為」了。


機關算盡焉得好果?


李氏商業帝國中面臨特朗普政府「強搶」風險的資產,不只在於巴拿馬港口一處。第一個口子被撕開,特朗普食髓知味,絕無可能就此罷手。一寸失、寸寸失!再大的商業帝國,也不過是別人砧板上的肥肉。中國古代就有「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之說,「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妥協決不能換來安寧,只會暴露弱點、助長貪慾,最終讓對方更加肆無忌憚。


古今中外人人都敬佩有情懷、有骨氣的企業和商人,尤其是中國人歷來把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刻在骨子裏,古有弦高犒師智退秦軍,後有胡雪岩對抗洋商,近有任正非頂着制裁死守。現在李氏選擇在特朗普高呼「奪回巴拿馬運河」的當口,將經營28年的港口資產拱手讓予美資,選擇在中美戰略博弈的風口浪尖,助長美國「以商遏華」的囂張氣焰,選擇放棄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拉美支點,不但在中國內地為千夫所指,在國際上也同樣得不到尊重,「背叛祖國的人,永遠不會被信任,因為他的靈魂已失去重量。」


在大國博弈的動盪時期,國家硬實力才是個體生存的終極保障。《利維坦》中說:「沒有劍的契約只是一紙空文。」不管是李氏是沒有預見到背棄民族大義的嚴重後果,還是已經狂妄到認為自己不用國家機器庇護,這樣的所謂無國界商人,後路必定兇險異常。


雪壓青松挺且直,風摧蒲柳跪而枯。在百年劇變的當下和未來,沒有真骨氣只有小聰明,必無好結果。


捨正就邪安可善終?


李氏的資本和政治嗅覺向來被譽為「商界風向標」,有人說長和集團上演了一幕精準的「金蟬脫殼」,這個論調全然未作趨勢性分析。對比中美兩國的外交、商業、安全等政策,不難發現:


美國以美元霸權收割全世界的資產,以「國家安全」為名,在全球圍獵中資港口、礦產、通信資產,用資本收購、政治施壓、長臂管轄的無恥手段,肢解中國海外佈局,將1000多家中企列入各種制裁清單,對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相關高端技術實施管控,色厲內荏強化對華投資和出口管制。「多行不義必自斃」,恃強凌弱,透支國家威信,暫時壓制反對和不服,但無法獲得認同。


中國則通過共享發展機遇、優化全球治理,着力推動經濟全球化向開放、包容、普惠、均衡方向轉型,在科技創新領域不斷取得突破,降低全球用戶的使用成本,中國美國商會發佈的報告顯示,近70%的消費行業受訪企業預計2025年將增加在華投資。同樣的,香港擁有「一國兩制」制度優勢,立足東方,輻射世界,擁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力,吸引全球要素集聚,國際人才匯聚,資本與智慧碰撞,商業巨輪正徐徐向前,機會無限,未來無限。


兩廂對比,高下立見。身處香港,一邊是佔據先發優勢但時時刻刻揮舞制裁大棒的霸凌者,一邊是開放包容、互利共贏,以行動贏得國際信任的負責任大國,李氏選擇前者,把吃着內地改革開放紅利攢下的家底,騰挪成跟美國眉來眼去的政治籌碼,在民族復興的關鍵時期抽身跑路,把戰略資產當大白菜叫賣。這樣的選擇,豈能成為「商界風向標」?!


舟循川則速,馬擇路則蹄輕。世事紛擾,細辨自明。我們的美好家園在香港,在中國。我們的廣闊前景在香港,在中國。切莫「棄芝蘭投荊棘,拋美玉奉糞泥」啊!


圖片來源: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19
好正
6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4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