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短短兩個月,已經頻頻出招打壓中國,又指中國控制巴拿馬運河,向巴拿馬極度施壓,逼使其中止與中國的合作。正當大家注視美巴下一步行動時,本港商人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公司日前突然公布,同意向由美國貝萊德集團支持的財團,出售經營巴拿馬運河兩個港口的子公司的多數股權,以及其附屬公司43個非中國港口資產的多數控制權益,預計獲利逾190億美元,折合超過1470億港元,消息震驚市場。
儘管交易尚待巴拿馬政府確認,但美西方媒體已形容今次是特朗普勝利,有網民批評長和公司同意這項交易,並表達強烈不滿,擔心原本政治中立的運河被「美國化」。台灣時事評論員帥化民更在電視節目上直指李嘉誠「唯利是圖」、「哪有國家意志」。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陸法蘭在出售消息公布後曾發表聲明,稱「純粹商業決定,與近期有關巴拿馬運河的新聞無關。」但是這個說法能否平息眾怒?
有人或會附和今次交易只是普通商業行為,商人都是「在商言商」,但有人認為中美正在角力,長和如此倉卒出售在巴拿馬運河兩個重要港口的大部分股份,買家更是美西方財團,無形中會打亂國家的部署,為此拋出一個問題:「在商言商重要,還是民族大義重要?」回答這個問題前,不如先看看巴拿馬運河的「前世今生」。
巴拿馬運河的「前世今生」
巴拿馬運河是公認的世界貿易「主幹道」,背後卻盛載著一段讓巴拿馬人永世難忘的悲慘歷史。1903年11月3日,美軍在巴拿馬登陸,策動巴拿馬脫離哥倫比亞,在宣布獨立後僅15天,美國就以極低代價取得開鑿巴拿馬運河和「永久使用、佔領及控制」運河及運河區的權利。其後為了把巴拿馬變為永久「搖錢樹」,更不惜動用武力,多次製造流血事件,給巴拿馬人民帶來悲慘災難。
在巴拿馬人民長期不懈的抗爭下,最終經過多輪談判,巴美在1977年簽署新條約。1999年12月31日,美國正式將 霸佔近百年的巴拿馬運河,歸還巴拿馬政府。
「李氏家族」扎根巴拿馬30年
至於「李氏家族」,1996年「價高中標」,成功取得巴拿馬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兩個港口的特許經營權,並在翌年正式開始營運這兩個港口,而這項特許經營權會在2047年屆滿。當地媒體稱,在這廿多年間,「李氏家族」持有的巴拿馬港口公司,已成為巴拿馬最大的港口投資者,是為巴拿馬貢獻最多外匯、創造最多就業崗位的企業之一。
事實上,自獲得特許經營權以來,該公司向巴拿馬政府繳納的各類稅款,累計達6.58億美元。同時,該公司也是巴拿馬政府唯一入股的巴拿馬港口運營商,巴拿馬政府每年能獲巨額分紅,極大地幫助該國應對財政困難。當然,手握巴拿馬這兩個價值最高的港口,「李氏家族」每年也能獲得高達34億美元淨利潤。
由此可見,巴拿馬運河從一開始就不是一般純商業的投資項目,牽涉拉美人民的「血淚史」及巴拿馬當前的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當新財團正式控制港口之後,未來會否配合特朗普政府對華打壓,以各種名目增加中國企業的物流成本?繼而長遠限制中國與拉美共建「一帶一路」的戰略發展?
巴拿馬運河是全球最重要的航運通道之一,保持中立國際通行水道地位,絕對是全人類的福祉!
圖片來源: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