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行無常】台灣「邦交清零」為期不遠
全國人口大約只有200萬的中歐小國斯洛文尼亞,為擦存在感,有意仿傚立陶宛依美擁台,冒著可能與中國外交降格的風險,有意准許謀獨的民進黨當局,在首都盧比安納開始以台灣名義設代表處。斯洛文尼亞總理楊沙(Janez J...
2022-01-19 19:30:12
【港人觀點】「懲教」在社會 「更生」在個人
昨日高院就2019年10月觀塘港鐵站外有警員遭鎅刀割頸,對案發時就讀中六的行兇青年,判處監禁7年9個月。輿論唏噓這位青年的前途可能盡毀,但正如高院判決所言,訴諸暴力須譴責,政治信念不同並非藉口,遇襲警員幾乎喪...
2022-01-18 19:17:44
【諸行無常】中國經濟一枝獨秀 值得外國借鏡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兩年多,令世界各國的經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由於中國在新冠病毒擴散之初即採取最嚴格的抗疫防疫措施,且持之以恆地執行嚴謹的防疫政策,令疫情對經濟的打擊面縮到最小,去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
2022-01-18 18:48:18
港大學生 無人「快閃」?
上個月底香港大學終於狠下心腸,將佔據咗校園超過二十年嘅「國殤之柱」移走,仲以為件事已經告一段落啦,點知琴晚又有港大生喺校內搞「快閃」行動,抗議校方移走雕像。件事都隔咗成三個星期,呢個話題都已經無咩人講...
2022-01-18 18:37:12
【秉文觀新】祖高域與強硬抗疫
網球「一哥」祖高域因拒絕接種疫苗,遭澳洲政府取消其入境簽證,日前已經離境,返抵祖國塞爾維亞。不同國家,在對抗新冠病毒疫情上的取態及立場都不盡相同,各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訂立各自認為最切合本身國情的策略...
2022-01-18 17:14:51
【鐵筆錚錚】年輕非免罪 悔過可包容
近日有幾單新聞引起社會討論,年輕人犯錯,要不要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毫無疑問,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知錯能改才是「善莫大焉」。必須承認,反修例風波中大批年輕人受到影響,有些一時衝動追悔莫及,有些卻依然冥...
2022-01-17 20:22:54
【秉文觀新】做好「精準防疫」 市民買花無妨
政府日前宣布取消全港15個年宵花市以及多個大型活動,強調因本地疫情未脫離危險期,有必要減少群眾聚集。但現時來看市民並不會因取消花市而改變買花習慣,結果導致花墟、花店人頭湧湧。政府表示會留意是否有需要在花...
2022-01-17 19:55:41
【諸行無常】中東多國與華經貿合作 美國吃悶棍!
中東六國,包括四個波斯灣國家沙地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和巴林的外長,和海灣合作委員會(海合會)秘書長,以及土耳其和伊朗的外長,上周先後到中國訪問,這是中國與海灣多國歷年交往之中,一個極為罕見的情景,海灣...
2022-01-17 19:31:21
【港人觀點】英國擬修例 移英「手足」有難?
不須經任何書面通知,就可以褫奪一個人的公民身份?聽起來很荒謬,但在英國可能將會成真。英國上議院正二讀《國籍及邊界法》修改法案,法案第九條就擬賦予內政部權力,只要符合「國家安全」需要、為了維持與他國關係...
2022-01-17 18:54:18
台灣移民政策「落閘」 港人苦主一肚氣
自從反修例風波過後,移民問題再次成為熱話,而因為台灣嘅語言文化較相近,加上台灣領導人蔡英文大大聲話要與港人同行,唔少人都視台灣為移居首選地。幻想總係美好嘅,現實根本係另一回事,台灣移民審查愈收愈緊,想...
2022-01-17 18:52:22
【港人觀點】收緊貨運檢疫 不必過分焦慮
本港疫情風險仍在,政府今日宣布延長社交距離措施至大年初三,所有大型活動要取消,香港要在疫情中度過第三個農曆新年。另一方面,政府日前表示,進一步收緊空運措施後,「後果很快就會顯現」,例如「見到貨品會變得...
2022-01-14 20:32:16
【鐵筆錚錚】港人噩夢英國重現?
可能大部分英國人都沒有想到,2019年香港街頭的暴力示威者會在這麼短的時間「整體搬遷」到了英國,在英國各城市的街頭擺人鏈、阻交通、放火、破壞,近日更是肆無忌憚故技重施,再現香港街頭「私了」無辜市民的一幕——...
2022-01-14 20:19:55
【諸行無常】立陶宛罔顧民意 玩火燒身
波羅的海小國立陶宛准許台灣在首都維爾紐斯設立代表處,踐踏了中方早已訂立的「一中」底線,導致與中國外交關係冰封,兩國經貿交易亦隨之大幅下降。立陶宛總統瑙塞達早前指出,批准以「台灣」之名開設代表處是立陶宛...
2022-01-14 20:06:39
英國在港策動「諜戰」?
一提起間諜,不少人會立即聯想起英國諜戰電影《007》系列,電影亦令英國兩個神秘諜報部門軍情五處(MI5)及六處(MI6)因而廣為人知。近日英國MI5竟然罕有發警告,指控在英國經營律師行的華人李貞駒是「中國間諜」,...
2022-01-14 20:04:37
【鐵筆錚錚】披著「理念」羊皮的暴徒
近日多單反修例風波案件判刑,值得各界閱讀和深思。從案情中,可以看到當時所謂示威者的暴力心態喪心病狂。隨著混亂時間過去,當年殘暴真相逐漸浮出水面,社會要認清所謂「為了理念」的暴徒違法暴力的兇殘本質,引以...
2022-01-13 19:39:11
【秉文觀新】心態決定結果 抗疫抗到農曆年?
本港今日續有新冠疫情本地確診個案。第五波疫情能否在農曆新年前得到控制,實在是不能樂觀。實際上,現時抗疫當務之急有三件事:安心出行(設追蹤功能)、強制打針和全民檢測,但政府似乎尚未考慮解決,在討論到相關...
2022-01-13 19:25:50
【諸行無常】約翰遜違防疫令 認錯不落台
英國新冠病毒疫情嚴峻,今年以來每日新增確診變種病毒個案都達18萬宗的水平,過去兩年,英國累計已有15萬人染疫死亡,不少英國人埋怨政府抗疫不力,但更多人不滿的是首相約翰遜表裡不一的抗疫政策,在下令全國封城的...
2022-01-13 18:57:09
新議會 新氣象
新一屆立法會琴日舉行首場大會,以行政長官答問大會揭開議會新一章。今次答問會真係令人感覺耳目一新,議員們提出唔少尖銳嘅質詢,但係又不失理性務實,同特首嘅互動都可以相當有火花。特首今次能夠答到議員17條質詢...
2022-01-13 18:43:41
【港人觀點】超前部署 「強制打針」是出路
變種新冠病毒肆虐,屯門區更因為政府警告或有隱形傳播鏈而出現排隊檢測的人龍,部分長者輪候多個小時仍未能檢測,情況可謂極不理想。全港上下,包括市民及前線人員都努力抗疫,卻可能忽略了一則消息:醫管局連續幾天...
2022-01-13 18:37:06
【諸行無常】台灣戰機又墜毀 委過於人玩政治?
台灣軍方又一架F-16戰機墜毀,台灣的戰機失事率,高得令人咋舌。「謀獨」的台灣領導人蔡英文去年11月到嘉義空軍基地,高調主持台灣首支F-16V戰機大隊的成軍禮,揚言台灣將擁有最龐大、世球數量最多的F-16V戰機部隊。...
2022-01-12 20:05:45
【《南沙方案》三周年】專題研討會香港舉辦 各界共探...
【行業盛會】香港國際中醫藥暨傳統醫藥大會即將舉行...
【響應環保】香港各界慶典禮委員會捐贈打卡裝置 助力...
【防罪教育】警務處推新一冊《青少年罪行誌.師長攻略...
【實至名歸】梁振英獲柬埔寨頒授莫尼薩拉蓬勳章大軍官...
【焦點短打】重溫美國「飛虎隊」傳奇故事 感受中美最...
【秉文觀新】逃犯錢寶芬被政府停「長俸」 「食碗面反...
【周末短打】點讚中國電動車遠勝西方 福特CEO倡美謙虛...
【周末短打】美國蒙面執法理直氣壯 不許香港警察免於...
【一周圈點】「恩准放行」英偉達H20晶片有陰謀? 中國...
【獨家文章】遺憾是,您看不見……
【獨家文章】大學「私了」事件
【獨家文章】「軟對抗」與伊朗的國安教訓
【獨家文章】幾個通緝犯的鬧劇
【獨家文章】用人唯……
Speak Out HK 港人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