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搶灘聚效 橫琴重磅拓新產業
「高質量發展」近期以來很是吸引外界眼球,成了內地以至港澳的一個潮流關鍵詞。廣州南沙、深圳前海新動作頻頻登場,感覺上珠海必然應機而動。事實上橫琴亦好戲連台,日前引入一批重點項目,德企搶灘落戶橫琴粵澳深度...
2023-03-29 17:30:00
貸款還息不還本 支援旅業不容緩
本港三年新冠疫情令旅遊業飽受衝擊,從業人員大多被迫失業或轉行,許多業者、商戶揭不開鍋。至今年一月有序通關才「大病初愈」,但嗷嗷待「輔」。據港府最新披露,針對旅業及旅遊巴士營辦商而設的百分百擔保貸款計劃...
2023-03-27 17:36:04
公院舊患新疾 頻出事需頭腳並治
有個成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比喻只顧眼前,對問題不作通盤考慮,不從根本上解決。自上月中以來,公立醫院屢現墮物及設備事故等負面消息,可謂接踵而來。繼聯合醫院手術燈掉落後,又爆出多單「冧天花」。幾日前...
2023-03-24 15:57:03
粵港抱團高質發展 攜手貢獻大灣區
自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後,粵港共同全速推進兩地高水準合作和高質量發展。昨日,雙方在兩地合作聯席會議後,簽署了五份合作協議,涵蓋科技創新、金融、勞工執法培訓、北部都會區發展、共建智慧城市群,以及藥品醫療器...
2023-03-22 16:49:31
外聘護士須謹慎 倡專業把關保質素
一連困擾三年的新冠疫情走向終結,慘痛中愈加凸顯本港公立醫院醫護人手持續不足,護士荒更敲響警號。近期港府提議容許海外護士於公院等工作滿一定年期,獲僱用機構確認表現便可免試正式註冊。業界質疑評估標準存差異...
2023-03-20 17:30:00
旅業首開報春花 待客之道成關鍵
都說滿園春色關不住,送走了寒冷的冬天,香江兩岸,萬象更新。鳥語花香的日子,又令我們重拾歡顏。香港旅發局傳來好消息,二月訪港旅客達146萬人次,按月增加約2倍,是2020年2月疫情爆發以來,單月首破百萬之好景,...
2023-03-17 16:44:45
灣區攜手共拓中醫藥國際市場
中醫治療新冠肺炎及「長新冠」療效顯著,令中醫藥在港人中的認受性得以提高,市場發展擴大。日前,港區政協常委高永文在全國「兩會」上提出,發揮港澳優勢,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研發在港澳、產業化在內...
2023-03-15 18:31:12
手中有糧心不慌 1.3萬億斤保「飯碗」
俗話說:手中有糧心裡不慌。本港吃飯不靠天而是靠進口,部分來自內地,但有些市民並不都珍惜糧食,以為有錢還怕買不到糧?全國人大會議今閉幕,李克強日前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2023年糧食產量要保持在 1.3萬億斤...
2023-03-13 16:30:00
買灣區現樓建議 助力解公屋燃眉急?
從九龍灣坐地鐵去香港仔上班,需1小時15分鐘左右;由深圳北搭高鐵抵西九龍大約只18分鐘,加上上車前和下車後的時間,行程耗時應該相差不多。近年大灣區融合議題備受矚目,最重要的融合是統一規劃,內地與港澳最終需...
2023-03-10 17:47:42
鼓勵生育優化人口 須強化配套支持
內地開放二胎三胎新措,但效果不彰,生育率有降無升,人口老化令社會出現危機。總理李克強日前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需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並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本港調...
2023-03-08 19:00:03
穩字當頭拚經濟 有效提質合理增長
總理李克強昨日在全國人大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釋放出非常清晰的重要信息: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全力拚經濟。預料今年內地GDP增長5%,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5.5%,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推動經...
2023-03-06 16:15:31
融入大局重振經濟 貢獻香港力量
「兩會」港區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赴京出席盛會,各有期待與關注熱點。例如:促進文體旅遊發展,吸引國際龍頭企業,齊心共建「一帶一路」,加強跨境驗車服務,便利港人子弟教育,重振經濟統籌發展,探討灣區安老政策等...
2023-03-03 18:11:50
告別口罩展新顏 迎接春暖花開
告別,是為了更美好的人生重逢。實施959天的口罩令今日拜拜,標誌著本港所有社交距離措施結束,社會真正全面復常。捱過3年多艱苦抗疫歲月,終於可以隨心所欲重展歡顏,迎接春暖花開。回首疫下每見口罩「猶抱琵琶半遮...
2023-03-01 17:00:00
「雙向奔赴」加速升溫 多領域深化合作
近期以來,粵港「雙向奔赴」密集湧現,灣區建設按下「加速鍵」。隨著內地和香港全面恢復通關,粵港澳大灣區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熱鬧繁榮。特區政府參訪團日前到訪穗深,兩地就粵港合作推進高質發展交換意見,用好灣區新...
2023-02-27 19:06:19
重點產業強聯強 引領灣區高質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開春以來內地唱響「拚經濟」的高聲部。香港復常通關後第一份財政預算案,重點亦放在紓民困、保民生及拚經濟。提出三大方向,帶動香港高質量發展,發展數字化經濟、第3代互聯網Web3,結合綠色科技和綠...
2023-02-24 17:30:00
招賢重實際忌浮誇 「高才通」加把勁
清代思想家龔自珍名詩啟示後人:我欲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最近,內地一位出獄基因編輯專才獲批准來港工作,引發本港各界熱議,惟入境處隨後宣告其簽證無效,並調查以作跟進。事件彰顯出社會對引進人才的高度...
2023-02-22 16:15:00
紓困要張弛有道 量入為出將「餅」做大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即將出爐,社會上關注度最高的議題是政府會否再推出派錢或消費券等措施。經濟學者分析指本港經濟長遠發展,必須透過創新科技增添動力。議員則認為金融是香港的支柱,未來發展須以高質量發展為主調,...
2023-02-20 16:43:14
台急推自由行搶客 港接招需防分化
日本「限飛令」令港人欲赴日旅遊一波三折,台灣則趁機鬆綁急推自由行搶港客!台陸委會宣布,下周一(20日)恢復港澳居民網上赴台申請,並取消之前實施的港澳居民入境管制,不過此舉未惠及內地旅客。本港旅界人士分析...
2023-02-17 16:45:00
內地求高質發展 港需加速銜接南沙
兔年開春,廣東省掀起高質量發展熱潮,本港工商界亦備受鼓舞,信心提起來,市道活起來,百業動起來。整個內地在疫情後的發展勢頭暢旺,加上今年國家大政策是全力拚經濟,內需擴大,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有強勁競爭力,...
2023-02-15 16:30:00
拓「一帶一路」新商機 港可貢獻法律優勢
港府訪問團中東之行,簽署13份合作備忘錄及意向書,以及邀請當地企業來港發展,將為本港帶來更大機遇。港與內地及全球的聯繫全面復常,表明香港已重回國際舞台中心。同時,中東國家認可香港的法治,隨著經貿進一步發...
2023-02-13 16:35:38
【兩岸一家親】國台辦主任宋濤武漢會見馬英九 轉達習...
【「35+」初選案】趙家賢:對初選記者會全不知情 民...
【鏈接港澳 合作共贏】港澳商協會之家在創享灣正式啟...
【美軍事故】兩架美軍黑鷹直升機訓練時相撞 傳至少9士...
【全國兩會】學習兩會精神宣講會 譚惠珠:不只是充實...
【鐵筆錚錚】有人畀錢搞恐怖活動?
【焦點評論】華春瑩再來「十連擊」 揭穿美國名副其實...
【諸行無常】政黨內訌不休 美國國會癱瘓
【筆評則鳴】英國治安差到震 移英港人必回流?
【筆評則鳴】中國無意取代、也不會成為美國 華春瑩十...
香港宜加強民族共融 提高國際城市地位
廣東、江蘇,中國經濟雙引擎
中國與德國加強經貿合作的意義
金管局的總結餘大有學問
【獨家文章】我在那裡
Speak Out HK 港人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