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務之急增資源 加強精神健康服務
當務之急增資源  加強精神健康服務

日前,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隨機斬人釀兩死駭人命案,初步調查指疑兇有精神病紀錄。事件引起大眾關注精神健康問題。有政府專家指出,本港精神健康服務存有不足,籲促政府增撥資源及培訓社工改善制度,將精神健康基層醫療服務分流,縮短患者輪候覆診的時間,加強專科服務支援。


政府強調,將在四個方面加強工作,包括警方加強市區巡邏;優化針對精神病患者的治療和覆診流程;全面提升市民的精神健康水準;設立24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強化社區支援服務。事實上,當局跟進嚴重精神病患者的個案經理人手比例仍未達標,令人擔心醫護流失致未能追上服務需求。若現行制度下不增撥資源及人手,或難以紓解困局。   


本地輿論呼籲切勿歧視精神病患者的同時,更關注對精神病患者的支援是否足夠,這類患者需長期食藥及定期覆診。廣場疑兇上次覆診是三月初,下次安排在六月六日,不料覆診前發生慘案。事後有人認為如果覆診間隔縮短,或能及早發現問題。


精神健康檢討機構曾指,每7個港人便有一位經歷過精神疾病。接受醫管局治療者由2011/12年約18.7萬人,增至2020/21年逾27.1萬人,10年增逾4成,當中焦慮症及抑鬱症是最普遍的精神健康問題。全球「最過度勞累城市」中香港高踞第二位。146個城市快樂指數調查,港排名由2013年的64位跌至去年的81位。前年全港調查更發現,53%港人的精神健康指數低於世衞建議水準。


令人擔憂的是,61%成人正經歷較差的精神健康狀態,約七成半精神疾病患者未尋求任何專業協助,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病患明顯上升。現時精神健康服務在社區無分流制度,令患者需長時間等待接受治療或跟進。建議研究方法,將覆診間距縮至每個月甚至隔一周。短期而言醫衞部門集中力量照顧重病者,至於輕病患者,則可發動社會的力量。 


現時政府有提供精神健康服務,但僅有400多名精神科醫生及600多名臨牀心理學專家,難以應對社會需求。有關服務未能達致有效分流,建議一些普通情緒病可在基層健康處理,嚴重個案例如思覺失調,分配給精神科專科醫生,臨牀心理學家集中資源診治。 


飽受精神困擾的市民增近兩成,精神健康問題呈惡化趨勢。要短時間內重新訓練大量精神科醫生和臨牀心理學家並不現實,希望可利用現有人手分擔相關支援工作。例如現時本地註冊社工逾2.7萬人,若增加資源並給予足夠培訓,部分人可為精神健康患者提供支援,或者加強輔導員的訓練,協助處理抑鬱或者面對壓力問題的個案。 


政府2017年發表檢討報告,目標最遲於去年,將個案經理與嚴重精神病患者的比例,由1比50降至1比40。惟今年4月比例仍未達標,約為1比41,但人手流失的同時病人數目又增加。建議當局可考慮增撥資源改善公私營精神健康服務,包括專科門診、住院配額、輔導支援等,定期進行全港性精神健康普查,研訂有力的應對措施,防患於未然。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39
好正
35
心心眼
1
好好笑
1
令人傷心
1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