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的迷思
民調的迷思

由港大、中大和理工三間大學聯合進行的政改民調顯示,政改方案的支持度似有不斷下跌之勢。筆者近日就聽到一些泛民中人倨傲地稱,民調結果即將接近「死亡交叉點」,只要民調結果出現正反比率相同,甚至反對多於支持的情況,泛民就可堂而皇之地否決政改方案,所謂的「票債票償」自然亦不會出現。

有關泛民人士的言論,並非全無道理,的確,按三間大學民調結果審視的話,支持政改方案的比率的確是有下跌的趨勢;然而,筆者始終認為,支持「方案」是一回事,支持「袋咗先」又是一回事,三間大學民調科學化地呈現香港市民對方案的支持度,但即使市民對方案不以為然,又是否代表大家不想「袋咗先」呢?那就大有商榷餘地了。

世事就是如此,「理想」和「現實」永遠有差距,政府的方案在部份市民眼中未永是最「理想」,但在「現實」的前提下,相信不少市民都願意接受按人大常委會框架訂出的政改方案。事實上,就連負責民調的理大學者鍾劍華亦認為,當臨近立法會表決,支持方案的人會增加,甚至會超過五成,因為市民會覺得,一旦否決方案,市民就甚麼都沒有。

說到底,民意始終是癥結所在。泛民口中說不會理會民調結果,只會接自己的政治理念投票,然而內心卻很誠實,經常留意民調結果的變化。政治就是政治,民意走向還是重要的,口中說得冠冕堂皇,其實對民調變化還是蠻在意,否則他們怎會對即將出現「死亡交叉點」如此興奮?對吧?

不過又說句實話,即使支持「袋咗先」的民意超過五成,甚至到六成,相信亦未必可以令泛民改變初衷,全因他們的票源大都來自那四成多的死硬派,即使社會支持通過政改方案的聲音是多數,泛民亦肯定不會遵從「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原則,沒辦法,選票始終是泛民政客的首要考慮,民主原則,在泛民眼中其實相當彈性,反正全宇宙只有他們的一套才是「民主」,「少數服從多數」?留待下次吧。

筆者對通過政改感悲觀嗎?沒所謂悲觀不悲觀的,和很多市民一樣,我對無止境的爭拗早感到極之煩厭,我只知道,誰在政改方案中投下反對票,誰就是剝奪我親自選特首權利的人。下次選舉,我一定會懂得投票。

原圖:now電視截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