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世界都在關注中美貿易談判之際,美國特朗普突然劍指印度,先在所謂「對等關稅」上,徵收印度25%關稅,及後又指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再徵收25%關稅,並在今個月27日生效,總共50%關稅,與巴西一樣成為最高的關稅國。在特朗普上任初期,外界都預料美國與印度關係會提升,而印度一直在美國「印太戰略」當中佔重要席位,但現時特朗普卻「調轉槍頭」指向印度,到底是所謂何事呢?
問題的關鍵是俄羅斯石油,俄烏衝突爆發三年,美國限制俄羅斯出口貿易,以及凍結所有俄國在美資產。但是現實是,不同國家都繼續購買俄羅斯能源,特朗普就採取差別待遇。首先是歐盟各國,在俄烏戰爭後都一直購買俄羅斯的能源,根據統計指,在今年上半年,俄羅斯的液化天然氣仍然佔歐盟的進口總量19%,美國卻「隻眼開、隻眼閉」,顯而是雙重標準。
特朗普目前不敢加中國關稅
另一方面特朗普雖然指,可能對其他一兩個國家加徵懲罰性關稅,當中包括中國,但仍然是按兵不動。根據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的研究,在2025年6月俄羅斯47%的原油出口至中國。但特朗普目前可以說是不想、或者是不敢去懲罰中國,原因是特朗普很想達成中美貿易協議,自然不會輕舉妄動,但不代表之後不會再徵中國關稅。
但對於印度,特朗普卻沒有手下留情。特朗普批評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因此向印度再徵收25%關稅。同樣是CREA的研究指,今年6月俄羅斯38%的原油出口到印度。印度在特朗普公布「懲罰」之後表示,為了滿足14億人的需求,會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印度要停止買俄油,現實上是難以實行,印度尼赫魯大學的俄羅斯學者辛格(Amitabh Singh)就指,伊朗石油已經被禁運,中東也無法完全滿足印度需求,印度不可能一時三刻內停止買俄羅斯石油。
中國以及歐盟都買俄羅斯能源,但特朗普卻針對印度,最大問題,就是印度「牆頭草」,自以為有「特殊地位」,多年來都想吃「兩家茶禮」,結果現時是兩面不討好。印度一直獲美國刻意扶持,目的就是對抗中國,在製造業、工業上取代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
在特朗普眼中,印度得到眾多好處,卻不回報。根據印度當局的數據,2024至25年度,從美國流入印度的投資總額超過54億美元,佔整體9%,在印度,美國是第三大外商,第一則是新加坡。然而在美國與印度的貿易談判當中,特朗普要求印度開放農業市場,降低現時39%的農產品進口關稅,但因為印度國內的農民反對而告吹,加上,不只是農產品,印度對進口汽車及手機都會徵收分別70%及最少50%高關稅。
而除了買俄羅斯石油,印度亦大量購入俄羅斯武器,近年印度入口的武器有超過3成來自俄羅斯,只有不到2成左右來自美國,即使俄烏戰爭爆發,印度仍然無停止進口俄國武器,惹來美西方國家不滿。
印度不能再做「牆頭草」?
印度自以為有「特殊地位」,在美印貿易談判當中一直自信特朗普會讓步,怎知一來就是25%關稅,甚至比巴基斯坦的19%高,接著又被特朗普以俄油為借口再加25%,關稅遠高亞洲多國,印度的輸美產品可以說是完全失去競爭力,這樣受到美國的刻意打擊,印度或者不能夠再繼續做「牆頭草」。
美印鬧翻,印度很大可能靠攏中國及俄羅斯,找中俄兩國做「靠山」,《解放日報》的評論文章認為,預料印度或會擺出力求與中國改善關係的態度,爭取美國讓步,但最終傾向西方的大方向不會改變。對於俄羅斯,既然都與美國鬧翻,印度更加不會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
而印度「吃兩家茶禮」的美夢破碎,美國的印太戰略同樣受到嚴重打擊,往後發展如何,大家就是拭目以待。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