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完善地區治理方案的幾個爭議點應該怎麼看
對完善地區治理方案的幾個爭議點應該怎麼看

本文作者衛昕是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及廣西僑聯青年委員會副會長


5月2日,香港特區政府頒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它的出台,與《香港國安法》以及完善選舉制度一起,重塑了特區政府的管治架構,對推動良政善治、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這樣一項德政,卻引來坊間的非議,筆者嘗試就其中爭議焦點談談淺見。

 

一是資格審查制度。國家安全是國家穩定繁榮的基石,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政治倫理。對於香港來說,區議會不能成為國家安全的缺口。方案引入了資格審查制度,保障了愛國者治港的落實,是把國家安全放在首位的具體執行落實。2019年修例風波的教訓已經讓香港社會深刻認識到,反中亂港分子進入區議會平臺,使之變成對抗政府、宣揚「港獨」的平台,以往區議會服務市民的功能不僅蕩然無存,區議會更是從政府的「助手」變成「對手」,阻礙行政主導,阻撓政府依法施政。若放任此種情況,必然會破壞香港的繁榮穩定、破壞「一國兩制」的在港實施。無國安則無家安,最終的受害者都是全體香港市民。所以,引入資格審查制度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應有之義,與維護全體香港市民的最根本利益是相一致的。

 

二是區議員產生方式。社會上有部分人士質疑改革方案中的直選比例太少,會影響民意表達。筆者認為,首先要對區議會的定位有清楚的認識。基本法中雖沒有出現「區議會」的字眼,但根據第九十七條規定,區議會就是特區依據這一規定而設立的區域組織,明確了它是「非政權性」的、「諮詢性、服務性組織」。也就是說,區議會雖然名叫「區議會」,但它既不是一級代議機構也不是一級行政機關。通常而言,這類組織基本都不會有直選的成分,比如古物諮詢委員會、都會規劃小組委員會等。因此,低比例的直選是符合區議會本身定位的,其產生方式的多元化對廣大市民來說是有正向積極意義的。比如,地區遇到最多的是市民的求助個案,若區議員擁有法律背景則能更好的服務市民,同時亦能從不同的角度為政府提出更創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次,在「愛國者治港」新階段的香港是時候擺脫「一人一票」的迷思了。「一人一票」的制度是建立在所有人認知水準相同、所有人都是理性並且每個人都能預測未來的基礎上的,然而真實的社會卻不可能三個條件都具備,「一人一票」給人民帶來的不全是安定和福祉,反而是動亂和災難。2019年的區選及選舉之後的亂象就是活生生例子。因此,直選成分多少並不能決定區議會的認受性,相信一個團結為民的區議會會受到所有香港市民的歡迎,更具有認受性。

 

三是民政專員做區議會主席。香港經過了疫情的洗禮,也暴露出了地區組織相對分散,無法統籌抗疫政策等問題,而未來社會在發展中亦會碰到不確定因素或者公共緊急事件,若政府的強力統籌,則很難應對社會風險。應該看到,香港過去20多年的快速城市化發展,離不開一大批精通地區事務、富有地區工作經驗的民政事務專員。故在總結過往經驗的基礎上,確立民政事務專員擔任區議會主席的制度,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統一協調和統籌各項政策。再舉個例子,眼下社區一大痛點就是衛生黑點問題,以往是區議員逐個和不同政府部門溝通,效率低,效果不盡如人意,但今後民政事務專員可以在地區諮詢委員會統一向各政府部門反映問題,要求並協調解決問題,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9
好正
2
心心眼
2
好好笑
1
令人傷心
1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