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促動力 行行出狀元
希望促動力 行行出狀元

特首梁振英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把教育部分與經濟、土地房屋、扶貧助弱等並列為四個主要範疇,制訂由教育、就業以至全人發展的目標進程,並為不同能力及志向的年輕人提供多元化學習及培訓機會,希望培養青少年積極的人生觀,因應自己能力及興趣發展,做到人生有take two、行行出狀元。

社會需要發展,發展需要人才,人才離不開教育,教育則負責培養人才,人才就是社會的希望,這是一條推動整體社會向上流的人才鏈。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獅子山下精神」,讓人津津樂道的正是「教育、成才、希望」這三部曲。當時的社會和經濟條件匱乏,並非人人有書讀、有工做、有屋住,但藍領白領各有出頭天,只要肯拚就有前途,明天總有新希望。香港的起飛,絕不是奇蹟,而是源自希望的動力。

長時期的繁榮豐裕,加上十二年免費教育,讓昔日的難關和希冀一一變得理所當然,卻令經濟和人才階梯愈走愈窄。其中,經濟基礎由百花齊放,局限為支柱產業,人才出路更只餘下大學這道窄門。

必須指出的是,主流教育系統的單一和沒選擇,已形成羅馬鬥獸場式的生死格鬥,以去年的文憑試為例,報考學生共8.2 萬人,在扣除非本地生和非聯招學額後,資助學位的收生名額大約只有1.2 萬個。很明顯,這是一場尖子人才的淘汰戰,亦是多元人才的虛耗戰。

畢竟,校園和職場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級榮譽與打工皇帝劃不上等號,學歷高低可以決定人生的不同起跑點,但職途則是一場馬拉松,順逆升沉還須依憑個人的努力和機遇。然而,在試場失手的眾多年輕人,還算不算人才?他們未起步先跌倒,有否第二次機會,有否為明天奮拚的希望願景,將會決定他們的終生前途和機會!

本年度的教育政策圍繞三個主要範疇,第一是採取多項資助補貼措施,致力教育公平,促進社會流動;第二是擴闊升學機會,主要為副學位學生提供升讀大學機會,以及資助自資學位課程和清貧學生入讀內地大學;第三是擴闊職業教育、肯定生涯教育、支援升學與輔導教育,成立職業教育專責小組,借助職訓局推行「職業教育和就業支援計劃」,以及把工作實習計劃恆常化等。

《施政報告》提出要檢視職業教育,令從事不同行業或正接受職業培訓的年輕人能夠發揮自己的興趣和潛能,得到相關行業的吸引和挽留人才。港府過去不重視培訓技術專才,導致年輕人及其家長對職業教育避之則吉。

雖然大家都知道八成學生不能入讀大學,行行也會出狀元,但為迎合主流社會的觀感,大家還是一窩蜂擠向窄門棧道,即使文憑試失利,幻夢已經落空,仍有五成以上考生選擇重讀或副學士等強調學術成績的道路,放棄普通藍領或技術專才的其他選項。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指出,不少家長仍有傳統概念,要求子女升讀大學。事實上,職業教育和多元發展,都是社會的新發展方向。值得留意的一點的是,政府已加大學生的升學門檻,加強學生學以致用的機會,但是受限於經濟結構日趨狹隘的現實,約俗習成的行業偏見,只有可推動、可持續的配套支援,才可讓對前景一片模糊的年輕人有機會覓尋自己的未來,實現行行出狀元的願景。

原文載於《信報》2014年1月25日

原圖:wikipedia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