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間高層罕有地在3日內舉行了兩次會晤,兩次會議都就涉台互不相讓,言辭鋒利。繼中美防長在新加坡會談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辦主任楊潔篪,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盧森堡會晤,楊潔篪強調美方不要有任何誤判和幻想,必須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必須慎重妥善處理涉台問題。
據外媒報道,近幾個月來,中國軍方官員在與美國同行會晤時一再聲稱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這引起了拜登政府內部的擔憂。愈來愈多跡象顯示,中美逐漸將對立面明朗化,從外交部的堅決反對,轉為由外交部、國防部高層的當面交鋒。
從近日加拿大、澳洲軍機與中國解放軍軍機近距離攔截,魏鳳和的「不惜一戰、不惜代價」論,可見中國大陸開始以提高軍事戒備來應對外來力量介入主權問題。這段中美間放出來的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的警告,似是在預視一場軍事對立甚至沖突的前奏,情勢相當嚴峻。美國不斷播弄「一中政策」令去年11月加上本年3月的兩次習拜視頻會的成果,已經被惡化中的中美關係淹覆。
6月8日,美國財長耶倫在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拜登政府正在尋求「重新配置」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從貿易上中美雖有緩和跡象,美國有經濟壓力與中國談判的同時,選擇了以意識形態先行的政治手段。美國政府能承受間接由俄烏戰爭引起的高能源價格問題,同樣美國亦能承受中美的貿易戰引起的通脹,但隨著大陸經濟增速逐年下降,大陸亦將集中力從經濟轉至具民族主義的政治手段,美中兩方在此背景對碰恐怕只有惡化趨勢。
制造不必要火花
最近成為輿論焦點的大陸經濟學家經濟學家陳文玲就中美關係發表觀點時,認為「中國要做好短期應對措施,同時要制定長期方案,應付美國遏制打壓,同時維護中美共同利益和合作探討各種可能性」。就在經濟發展議題已被列為不是最重要的時間,大陸對內對外都釋出這種備戰信號,全國官民是否已預備「丟掉幻想,準備鬥爭」,值得深入觀察。
中美惡戰之脈動大致如此,台灣在此時應如何自處,如何揆情審勢,如何拱衛和平現狀,值得反思。
若台灣政界如立法院長遊錫堃欲言又止地放出台灣的「雲峰飛彈」「可以打到北京」如此不顧人民休戚、擐甲執兵言論恫嚇對岸,制造不必要的火花,如此下去兩岸情勢勢必堪憂。
遊錫堃仿如澤連斯基上身,將台灣當成傾覆中的烏克蘭,可見他執掌立法院卻未有燭察國際情勢,二者他順口開河致台灣於顛危境地。
另外,遊院長亦暴露出除雲峰飛彈外,台軍好像沒有什麽可炫耀。
原圖:遊錫堃Faceboo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
+85298****49
2年前+85298****49
2年前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