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實地 仰望星空
腳踏實地 仰望星空

本文作者為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中國從文化大革命走出來,鄧小平吸取歷史錯誤跌盪的教訓,果敢提出改革開放,實事求是,抓革命是虛的,促生產、搞科研是實的,更重要的是,鄧小平是親自提倡教育必須納回正軌,恢復大學入學公開考試,揚棄胡混的階級鬥爭,及以階級論人取材的謬論;又大量派遣老師及學生往美歐留學,吸取各方面的先進知識及技術,以為改革開放長期之用。


四十多年,教育,過眼不雲煙。今天,中國在科研、軍事、經濟,以及最重要的民生,綜合起來的實效與成就,有目共睹。史出有因,其中一條主綫,當與中國教育改革,在「科教興國」的大原則下,培養出大量的、各領域的人才有關。特別在太空科研的的範疇裏,參與研究與操作的人員,青春笑臉而充滿科研「癖好」與活力的,多的是。太空科研人才如是,窮鄉闢壤的大面積扶貧工作,同樣吸引不少滿有理想,具學歷與能力的年輕人加入扶貧的行列,付上最大的心力,配合政府政策,彼此合作,將扶貧的工作,以調整、充實與發展的三路並進,提升至讓人鼓舞的脫貧局面。


世紀疫情困擾全世界,中國抗疫應對得法,當中最關鍵是由政府至社會各層面,都重視人命關天,尊重生命、生存與生活,就是人文價值宏揚的最基本。很相信,這是中國近四十多年,一步一腳印的教育發展起相緊密的關係。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上周舉行的人大會議上,重提「國民生產總值(GDP)的目標增長為百分之六或以上」。眾所周知,GDP指的是,一定時期、一定區域內的經濟活動,由此產生的全部成果的市場價值。不少國際信用評級專家都認為這預估是合理的,此一設定,使得中國在經濟增速、就業、物價等預期目標,在運行上,提供了平衡與銜接。世紀疫情未去,中國有能力GDP增長至百分之六,羨煞美歐列強,「GDP百分之六的增長率,必須流向科技再創新,必須是具綠色含量的,必須是符合人文精神發展的,而不是粗放的增長率。這才給予人民帶來更大的幸福。」中國政府到民間不少有識之士都這樣的認為。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努力耕耘與尋覓理想,這是政府與人民共同擁抱的信念,念念不忘,必有所獲,教育,不也是如此嗎?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21年3月9日


原圖:RTHK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9
好正
5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2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