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寫了篇文章叫〈瞓街特訓〉,由孩子的露營故事,講到朋友這些年做義工的一些看法,大概有些觀點觸動了相關者神經,這兩天的網上媒體及討論區,都有指名道姓的謾罵文章,當然,又有粗口爛舌的炮轟、咒我和孩子早點死的回應。
早對這類下三流攻擊習以為常,但無獨有偶收到社會工作者總工會來信,不得不正視,茲列舉部分觀點如下:
「(文章)前部份老生常談說到現在的露營活動不像樣,要露就應要露得像舊史才好。對於個人觀點,我們不予置評……說到露營為『有預謀的街特訓』,嚴重扭曲了青少年服務單位露營訓練的目的。社福機構每個活動的籌劃與設計,皆有明確的目標和目的,目的必需要有利於服務對象……
亦受社會福利署監察……如果文中所言屬實,政府和社署也必定認同了公民抗命(文中稱為街)是青少年成長一個重要的學習原素。對,我們認同。不過我們不用露營的方式進行。雖然屈小姐最後一段是引述朋友的說話而且用上『或許』結尾,但這不禁讓人想起兩句討論區流行的話語: 『你朋友就是你』,還有『又要威,又要戴頭盔』。」
容我先致歉,原文提到的朋友故事,是他在某一NGO 當義工的經歷,指的不是所有NGO,大家不必急對號入座。小文那句「或許是有預謀的街特訓」,已講明是朋友個人感想,除非說中要害,否則事不關己者絕不會暴跳如雷。
至於工會用上「你朋友就是你」這種態度去對待小市民的意見,就太不對勁了。不對勁的還有這工會最近搞的「光明磊落博物館」,有立場地展出佔旺示威者被警察扯爛的衣物和警方用武片段,就是鼓吹社會仇恨。
一個工會的最大作用,是為業界爭權益謀福利,而非搞政治。謹望社總能回歸正軌,並多注意文書小節,因為幾百字來信中,已找到四個錯別字,你們常做青少年工作,讓孩子學壞師就不好了。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5年1月1日
原圖:hkswgu.org.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