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教育在香港的明燈
國史教育在香港的明燈

本文作者為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主辦的名家講座系列,已進入第二年,儘管受疫情所困,但繼續以網上形式推行,每次報名參與者仍踴躍。上周六,李金強教授應邀主講,題為「香港國史教育的明燈——錢穆與孫國棟」,錢穆是孫國棟的老師,而孫國棟就是李金強的老師。

 

錢、孫兩大學者,在香港開拓、鞏固並發展香港的國史教育,桂林街精神,儒人政治,艱苦奮進,困乏多情地做學問、教學生,薪火承傳的故事,以及三代師生交往情誼。由最年輕的、現為新亞研究所董事會主席李金強教授娓娓道來,網上的受眾用心聽來,是津津有味。

 

錢穆三大弟子(嚴耕望之政治制度研究、余英時之學術思想,以及孫國棟之唐代計量史學)各有專精,但都清楚要熟讀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這是成就三人的最根本。「我曾經任教中學的高考班,必須要考生讀國史大綱,後來任教大學,也向學生提出要求,但我想,今天不可能了。」李教授指出今天學界境況,「每所大學都說要國際化,這前設無錯,但在香港連任教中國歷史的課,都要求用英語上課,這不叫國際化,而是捨本逐末化……」

 

李教授演講完畢,網上提問踴躍,有人提問:「中國歷史教學如何改革?」範圍太大,時限太短,李教授只說了要有「常」亦要有「變」,「現今的社會是反常的,我永遠記得徐復觀老師曾經解釋,甚麼是偉大?正常即偉大。」李教授再言簡意賅地補充,的確,香港今天的社會,要的是正常!在政治覆蓋、顏色要分明,不是朋友便是敵人,價值異常混亂的香港現況,讓全港師生唸唸國史大綱的十多頁前言,摘取一句,一國之民要對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存溫情與敬意,會起春風潤物育人之用。

 

名家講座,下回的講者是馬冠堯工程師,講題是「香港水電煤——不息的故事」,香港有點亂,一盞青燈,靜待六月中旬,馬生細說尋常百家水電煤的有趣故事,一樂也。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2020年5月19日

 

原圖: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5
支持
4
好正
3
無意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