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已經不重要」的矛盾時代
「事實已經不重要」的矛盾時代

「後事實時代」(Post-Truth Era)被牛津字典編委選為2016年年度詞語,該詞意指在塑造社會輿論時,事實已不再擔當重要的角色,取而代之的,為刺激情緒的主張、挑起偏見的謊言。透過無遠弗屆的互聯網,不實的指控能於半日內變成全民話題,成為政客及傳媒攻訐他人的彈藥、號召群眾的籌碼。最近,高鐵「一地兩檢」的進展又開始受到媒體關注,有個別媒體、人士在未辨清事實前,稱「香港將每年為內地通關人員付上近億伙食費」;消息一出,全城哄動,不公、慷納稅人之慨等指控,一一扣上政府和港鐵的頭上。後來港鐵澄清,有關舉措只是為內地部門投標,實際費用將由內地負責。事實明明已經釐清,但我們卻不見相關傳媒及政客修正其論述,彷彿製造事端、做謠生事為理所當然。放眼今日香港社會,先抹黑、無澄清的政治攻訐行為,不就是「後事實時代」來臨的最佳實證嗎?


「假新聞」加深社會矛盾


在土地短缺、樓價高企以及難向上流動等困境下,或許市民需要尋找宣洩對象,令原本捕風捉影的「流言」,短時間頓成三人成虎的「事實」。但批評是一回事,事實到底如何又是另一碼子事,筆者並不認為以「後事實時代」的攻訐對待政府或其他從政人士,能對社會福祉有點裨益。事實上,美國的例子亦告訴我們,先撒謊、再發揮的「後事實時代」風格,往往會令民眾產生偏見,深化社會的矛盾。

根據美國密歇根大學於2010年所做的研究,大部分新聞讀者在得悉與其觀點有衝突的事實時,不單沒有改變看法,反而令原先錯誤的論點演化成日後的偏見;上屆美國總統選舉中,「狂人」特朗普以煽動民粹、深化對立等競選策略,成功吸引部份選民支持他以「美國優先」為名,孤立與歧視為實的政策倡議,其後雖然不少傳媒連番揭發其政治謊話,更有統計指特朗普是歷屆最不誠實的總統候選人,然而這一切事實的指控,無阻支持他的群眾,更令特朗普坐上總統寶座,結果呢?結果就造成了今日美國甚至全世界的種種矛盾,事實變得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挑動到民眾情緒,「引導」他們支持本來就帶歧見甚至敵意的政策或外交措施。換個場景,這種「後事實」風格同樣適用於香港,無論是政府、港鐵以至政界人士,紛紛受這無妄之災。


政治攻擊不再依據 


回到今次「高鐵伙食費」一事,「後事實時代」攻訐手法再度得到印證。筆者在想,在充滿「民粹」式攻訐的風氣下,近期「受災」的又豈只得政府與港鐵;最近有大學學者撰文指稱或暗示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與「江湖人士」有密切關係,但事實明明是後者早已澄清不認識「江湖人士」,一些別有用心之徒卻要繼續無視已澄清事實而繼續抹黑,這不又是一個「後事實時代」中用以攻訐政見不同者的例子嗎?最教筆者憂慮的,是當被攻訐者訴諸法律以彰公義時,社會竟有人稱「不妥當」,甚至祭出「言論自由」作詆毀他人的基礎,將變相打壓公民基本法律權利,違反根本法治精神。若此風不止,屆時不只是政界人士受害,倘若有一日大家也受到不實指控所攻擊時,恐怕就算澄清了事實,也無助改變他人已形成的偏見;而此等歪風,也是衝擊著香港民主、法治等核心價值。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3
支持
16
超無奈
10
點算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