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如此好戰?
為何美國如此好戰?
本文作者為雷鼎鳴/前科技大學經濟學系系主任
近日幾位朋友都傳來一名女子大談美國好戰的演說錄像,其背景有soapbox(肥皂箱)的標誌,大概是指這是一場即興的演說吧(肥皂箱一詞,便有把肥皂箱放在公眾地方,往上一站,發表政見的含義)。女子羅列數字,指小布殊時代,用了七萬個炸彈(導彈)轟炸了五個國家;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奧巴馬青出於藍,用​了十萬個炸彈在七個國家中狂轟猛炸;特朗普毫不蝕底,上任一年便用掉四萬四千個炸彈,平均每十二分鐘便炸一個。
此種網上流傳數字未必準確,但這個肥皂箱小姐的演說倒也提醒我們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美國的確在世界多處地方發動戰爭,其軍事開支超過中國、俄羅斯、印度、沙特阿拉伯、英國、法國、日本的總和。在十九世紀,美國奉行不參與國際事務的門羅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勉強參戰,第二次大戰是形勢所迫,不能不打,但在戰後,其發動的戰爭卻多如牛毛,犖犖大者是韓戰、越戰、伊拉克戰、阿富汗戰等。不少美國人聽見有仗可打便躍躍欲試,這與六、七十年代瀰漫的反戰厭戰情緒大異其趣。為何美國以行動證明她十分好戰?
這個答案的最祟高理由是她為捍衞自由而戰,所以雖然軍事開支佔了GDP的三十分之一也在所不惜。不過,這說法也容易被人反駁,美國軍力超強,誰會在太歲頭上動土,跑去美國奴役美國人?況且美國在別人國家放炸彈,死的是無辜者的生命,自由能這般捍衞嗎?
近年美國發動的戰爭多在中東一帶,按照舊理論,這是因為中東盛產石油,美國在那裏打仗,不是捍衞自由,而是保護其利益。但美國現時已是石油的淨出口國,還留在中東幹甚麼?更「崇高」的答案是要在那裏按照西方世界的「普世價值」建立一些採納美式民主的政權,以造福這些國家的人民。其實西方世界總人口是世界人口的七分一,稱他們的價值觀為「普世」,十分牽強,但更大的問題是,別的國家的政治制度要用武力強加於人嗎?
一個制度若能導致好的成績,造福人民,自然會有吸引力,但西方民主的吸引力現時恐怕已不是這麼大。幾個顏色革命出現後,受影響的國家一片混亂,經濟一團糟,竟成了反面教材。美國有個叫皮優(Pew)的民意調查機構,近年做了一個調查,結果顯示,在三個國家有八、九成的人民都相信自己的下一代會活得比現在更好,而且他們也很滿意現時的經濟環境,這三個國家是中國、越南與埃塞俄比亞,全部被西方認為是最不民主的國家。與此同時,在法國、意大利等一系列的西方民主國家,只有一兩成的人民相信下一代會比這一代活動更好,連美國也只有三成二有比較樂觀的態度。這些數字無疑可使人對美式民主的有效性打上問號,難怪美國一個鼓吹民主的智庫Freedom House不斷提醒,世界上已連續十二年出現民主倒退現象。美國若不用炸彈與中情局,恐怕這所謂倒退的現象更是明顯。
以武力維持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也許算不上是美國好戰的最大原因。不停打仗,並大量輸出武器,使別人相互間打得更熱鬧,誰是最大贏家?美國的軍事工業也!為何這小圈子的利益集團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值得研究。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18年7月20日
原圖:takungpao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