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年的信 - 談易位思考
給青年的信 - 談易位思考

 

各位青年朋友:

近年興起的名詞「港孩」、「怪獸家長」,所指的人物雖然不同,但他們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自我為中心,少為他人設想。

就以學校為例,老師、家長和學生有共同的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充份發揮潛能,健康成長,成為才德兼備的良好公民。在這個大前提下,如果三方面互相配合,就可以減少紛擾,取得美好的成果。老師為學生設想,就不會在訂定測驗日期時與其他科目撞期;學生明白老師批改功課的辛苦,就會用心完成作業,準時繳交;家長知道老師教學的難處,就會配合學校的要求,好好督促、管教子女;家長了解子女的壓力,就會給予正面的支持和鼓勵;如此類推,你說,世界會多美好!可惜……

常說:「學校是社會的縮影」。社會各階層、各行業的人士,都有共同的願望,就是香港的經濟繁榮,社會和諧,人人安居樂業。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放下私利,為大局著想,凡事設身處地,多考慮他人的困,多點包容,少點謾罵,社會自然更美好。可惜……

以房屋問題為例,香港市民對公私營房屋的需求不斷上升,但政府提出建屋的選址或填海造地的建議,都遇到各種阻力。在市區興建公屋嘛,當地居民說會拖低樓價;興建私營房屋,又說會影響空氣流通或遮擋原有的景觀。政府早前提出在新界東北開發新市鎮,遭遇原區居民和社運人士反對;在龍尾灘填海,又有保育人士提出強烈反對,甚至考慮提出司法覆核。社會上有誰會為居於舊區,要忍受高租金和擠逼環境的家庭說項?我們的區議員和立法會議員是否只著眼選票,而忽略香港的整體利益?

尤有甚者,厭惡性建築更難覓安置地。垃圾焚化爐、垃圾堆填區、骨灰龕、精神病康復者中途宿舍等,沒有人否定有存在的必要,但就是不希望它們在自己家居附近出現。惡劣的政治生態,亦令政府官員畏首畏尾,不敢適時做正確的事。結果呢?垃圾徵費多年來只聞樓梯響,垃圾堆填區卻即將滿溢;違例的骨灰龕如雨後春筍,令執法人員疲於奔命;精神病患者在社區康復,傷人事件時有發生 …. 拖延問題,只會令問題加劇,最後還不是由香港人共同承擔後果?

我很喜歡年多前港鐵的廣告——《唔好意思》。它細訴由 1970 年代到 1990 年代香港地下鐵路的發展。雖然工程無可避免為市民帶來不便,但市民的體諒,成就了今天香港引以為傲的鐵路系統。很難想像如果今天才在彌敦道建地下鐵路,是否能夠成事,代價又是多少?

香港要發展,市民必須齊心。若果每個人都願意多為他人設想,多為香港整體發展著想,香港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你願意這樣做嗎?

圖:網絡圖片

原文轉載自 《羅范椒芬網頁》

原文連結:http://www.fannylaw.hk/viewpoints_8.aspx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