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對香港的機遇和啓示
雄安新區對香港的機遇和啓示

日前,國家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一塊名不見經傳的區域,短短幾日間被帶入公眾的視線。

雄安新區位於河北省,包括雄縣、容城和安新三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初步面積定位約100平方公里,並將逐漸擴展至2,000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心位置與北京和天津市區距離分別約為130公里,地理空間上可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

多年來,京津冀地區被描述為「斷崖式差距」,北京、天津兩大城市匯集了政治、經濟、文化各類優勢資源,而周邊中小城市卻較為落後。三地本應可以資源共用,實現一加二大於三的效果,卻長期處於不對等的發展狀況中。因此,這次雄安新區的規劃,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所提出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是一脈相承的,希望產業結構、公共服務領域等各方面,加強該地區和北京、天津等城市的融合發展,形成京津冀城市群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共贏發展的新格局。

香港在建設雄安新區中的角色

香港過去在深圳特區、浦東新區的發展上都發揮過重要作用。未來在雄安新區的硬、軟件建設上仍然可以發揮特殊的作用。

第一是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為雄安新區建設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在未來,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將是雄安新區的發展重點,但基礎設施投資回報周期長,需要穩定的投融資機制支持。香港作為國家目前唯一對外全面開放和接軌的國際金融中心和資訊中心,可提供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資金和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包括上市集資、銀團貸款、私募基金、一般債券等服務。此外,雄安新區也將是港商投資的又一塊熱土,可用好國家戰略帶來的機遇,繼續發展事業,大展拳腳。

第二是提供各類專業人才,提供風險管理、環境保護等專業服務。「一張白紙」是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先天優勢,可塑性強,有很大發展空間,可汲取港澳地區先進的體制機制和專業服務成果。如充分利用香港在投資環境及風險評估方面的專業優勢,為雄安新區基礎設施項目提供可行性及風險評估、管理等支持服務;利用資產管理和金融風險管理的重要角色,為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保險及再保險的專業服務。也可充分利用香港在環境諮詢方面的專業優勢,進一步確保雄安新區的相關建設的標準和安全,符合可持續發展和環保等要求。

第三是輸出城市管理、城市規劃經驗。香港在人口密集的都市管理有着豐富的經驗,其中交通主導的城市發展模式、以地鐵為集體運輸系統導向的上蓋物業發展模式均較為突出,可將當中優秀經驗輸出至雄安新區的前期規劃過程中,對當地的人才吸引、對外形象和綜合競爭力均有重要意義。現時內地一線大城市的交通規劃,多以車輛為尺度進行設計建設,並不利於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節能、綠色出行模式,而且核心區域的道路交通日趨擠塞,影響經濟發展、環境以及市民的生活質素。就此,可借鑒香港運用集體運輸系統、慢行交通的模式來治理,優化城市佈局和規劃,建設「行人友善」的出行環境,打造城市優質生活圈。具體而言,香港新市鎮規劃按照80%的居民居住和生活在離地鐵500米範圍內步行可達的原則建設,地鐵站、公車站等交通樞紐和商場網點形成的綜合建築與步行環境連接,使得居民不出建築物或通過有蓋步行長廊就可以便捷地換乘。

雄安新區對香港的啓示

與內地其它大城市周邊的衛星城不同,雄安新區在地理位置上,離北京和天津等大城市有一定距離,相對獨立,因此令不少人產生了疑問,不解國家為何選址於此。其實雄安新區的選址,體現了「都市副中心」的概念,在規劃理念上更為進步。北京過去30年的城市規劃,沿用的是衛星城的思路,但無助於紓緩大城市壓力,反而增加了各種社會問題。究其原因,衛星城本身欠缺產業規劃和配套服務設施,而且和主城區距離不遠,居住在內的人口因缺乏就業機會,傾向於在主城區內工作、衛星城居住,工作時段形成巨型「鐘擺式」的通勤人流,堵塞甚至癱瘓交通系統。因此,毗鄰北京這樣的超級大都市,城市副中心需要拉開一定的距離,並有相當的規模和配套產業規劃,才能逐漸成為組織完善、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的安居樂業之所。

這對香港也是一個很好的啓示。香港土地供應嚴重不足,未能滿足住房、產業用地需求,因此而導致的高房價高租金、多元化產業發展受抑制等問題,已成為香港最尖銳的社會矛盾。一直以來,主要經濟活動集中在維港兩岸狹長地帶的核心商務區(CBD),但隨着香港的發展,都市中心容納量已趨近飽和,未來發展必將需要尋覓新的可發展土地。

香港過往在新界地區發展了九個新市鎮,但屯門和天水圍沒有善用毗鄰深圳灣口岸的特殊地理優勢,未能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和配套服務設施,造成功能上的缺陷和各種社會問題。《香港2030+》近期正展開公衆諮詢,建議政府在大嶼山和新界北的未來規劃中,可考慮運用「都市副中心」的概念,制定較成體系的產業配套和足夠多的就業機會,商業經濟活動集聚和居住環境優良的宜居宜業的地區,紓緩香港核心商務區的發展壓力,促成香港新的發展力量。

雄安新區是國家整體空間戰略上的一個突破性的重大決策。香港可把握國家發展的大好機會,以創新思維,又一次在國家的重大規劃中確定獨特而重要的角色。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2017年4月29日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