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字和18頁
75字和18頁

女兒考試周,天天在背書,這天溫到中史的南京條約、天津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背得悶,偶然抬頭說了句:「點解中國人咁渣,打仗次次輸?由清末開始,讀咁耐衰咁耐……」,我聽了,猛然悸動,心血來潮看看月曆,再拿起她的教科書翻翻看……

七十九年前的昨天,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日軍攻陷南京,開始進行滅絕人性大屠殺,連續六星期的血洗,至少三十萬人被殺,三分一個南京城被燒毀,數不盡的婦女被蹂躪。

一段近代史中最悲慘的過去,我們的中學教科書原來只用了一小段、七十五個字來概括。怪不得,梁游宣誓事件中紮紮跳的都是有點年月的人,年輕一輩好多都聳聳肩說:「講句支那咁大反應,都唔知你地嬲乜?」

反觀近代另一段悲慘歷史,二十年間死了二千萬人、由毛澤東帶領中國共產黨進行的反右、大躍進以至文化大革命,則用了一整個章節共十八頁來記錄,其中文革描述佔了七版。終於明白,為甚麼今日的孩子會恨自己人多過日本人。

兩段都是近代中國影響極深遠的歷史,一是國仇,一是家恨,本來就不能放在天平上秤量輕重,但原來我們的教育已為孩子定下準則——七十五字和十八頁。有心人會多花時間為那七十五字再演繹,但課程緊逼下,老師依書直說你也不能太怪責。

我把孩子的中史書翻到最尾,最後一章是改革開放至香港回歸。想像我是學子,唸完中史的整體感覺是:英國管治下的繁榮香港,要交到「由清末衰到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