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讓區議會淪戰場
勿讓區議會淪戰場

黃楚基/百仁基金副主席

香港共有十八個區議會,主要向政府提供市民就日常生活及公共服務的意見、為區內市民爭取福利、管理區內的公共設施、舉辦康樂及文化活動等。面對區議會選舉,各方政治勢力蠢蠢欲動。區選一直被視作立法會選舉的前哨戰,乃兵家必爭之地,建制與泛民的得票比例是民情的探熱針。可惜,選舉過後,很多區議員形同人間蒸發,對地區事務漠不關心,議席只是他們進入立法會的踏腳石,有些區內市民甚至不記得本區區議員姓甚名誰。

區議會負責地區事務,不宜專注於政見抗爭,就無關民生的事宜進行無休止辯論,以免忽略區內市民需要。市民大眾已經厭倦終日在抗爭及空轉的立法會,不能再接受同樣情況發生在區議會。特別是近年香港社會累積了很多不同的反對聲音,這些聲音愈演愈烈,卻沒有建設思維,妨礙社會發展。區議員應該作為政府與市民之間的橋樑,為普羅大眾表達意見,使政府的施政能更有效地回應市民的需求,而不是隨波逐流,因循苟且,為取得曝光率而在媒體面前演戲。

區議會的角色一向以諮詢為主,為政府收集各區市民的意見;政府部門則就影響區內民生、居住環境、市民福祉等主要地區事務以及全港性事務,向區議會諮詢意見。故此,區議員應該積極了解社區事務,加強社區工作,專注於服務市民的層面,而不應只對意見相左的政黨口誅筆伐,把時間都浪費在毫無建設性的爭議上。

本月的區選,大家要為自己着想,選出盡忠職守、造福區內市民的候選人,建立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社區。

原文轉載自《太陽報》2015年11月7日

原圖:elections.gov.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