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釘書健
不是樣貌歧視,但總覺得上天賦予一個人什麼相貌,或多或少會影響他(她)做事。馬雲不是第一天就站出台前,他也是成功了才讓人慢慢把他看順眼。 所以,民主黨的釘書奇俠林子健沒理由會覺得自己一表人才英雄蓋世,否...
2019-01-17 06:00:00
天敵的天敵
一直覺得,香港有兩個很嚴重但長期被忽視、甚至被美化的問題,一是猴子肆虐,一是野豬為患。 走一圈城門水塘,野猴野豬的數量和出現頻率絕對可以用恐怖來形容。 我8年前開始在沙田寶福山拜山,一年至少去四次。最初...
2019-01-16 06:00:00
誰惡誰正確?
有這樣一個無名氏,據說是「香港熱心市民」,自掏腰包17萬港元,製作了一個劉曉波坐在椅子上抽煙的銅像,捐了給支聯會。 17萬不是一個小數目,這熱心人一定是劉曉波超級粉絲,但此粉絲卻不敢以真面目示人,無名無姓...
2019-01-13 07:00:00
說到天花龍鳳之後……
有人的地方就有騙子,騙徒手法也日新月異,做父母的不能為孩子預兆一切,只能教他們學懂提防。我給女兒的方程式就是:無論說得怎樣漂亮的事,一牽涉到要你淘錢出來,就要小心。 舉個例,有人在街上截停說你如何天生...
2019-01-13 06:00:00
我要轉行做車長!
還記得去年大埔公路的十九人死亡巴士車禍嗎?前天,運房局長及運輸署長公佈意外檢討報告,當中一項,讓人感歎:建議立例,把對巴士車長發出「恐嚇、辱罵式侮辱成份的言行」定為罪行。 感慨,並不是針對建議本身,...
2019-01-12 06:00:00
幾時再有另一個龍劍笙?
有時候覺得,我們這代人真幸運,因為我們是生在一個充滿大師的年代。 二十六年前,粵劇名伶龍劍笙在沙田大會堂演畢《蝶影紅梨記》後,宣佈暫別舞台,移居溫哥華。二十六年後,龍劍笙率領一眾年輕後輩再踏上香港演藝...
2019-01-11 06:00:00
宅心仁厚的底線
今日香港有一種通行證,是黃色的。幾年前,只要你一舉黃傘一掛黃絲帶,執法者就會舉手投降任我行;今日,連雨傘都慳返,只要你是黃底,不單通行無阻,還進化到有專人為你開路。 我不是說笑,這裡就有一個實例。 有個...
2019-01-10 06:00:00
丁蟹式表情包
問電視人電影人,哪齣港產電視劇是你們心中「神劇」?我想,好多人都會選《大時代》,這齣當年一播出就被投訴,甚至被調離黃金時段的台慶劇,卻經歷了時間考驗,每次重播都破收視紀錄,後來口碑更遠勝當年,甚至被譽...
2019-01-08 06:00:00
下輩子我仍叫劉德華
我不是劉德華粉絲,也不特別喜歡他的歌,但對這個藝人,一直心存敬意,因為我常常在別人的故事裏聽到他名字,而這名字背後,總伴隨一段恩情,鄭則士、張衛健、林家棟、藍潔瑛、馮德倫、杜汶澤……都是在破產或絕望的邊...
2019-01-07 06:00:19
兩個巨星的一個初衷
這星期看了兩套電影,不約而同都是巨星故事,一齣是美國「二十世紀霍士」的大片《波希米亞狂想曲:搖滾傳說》(Bohemian Rhapsody),一齣是香港本地小品《拾芳》。 一中一西,一個是說香港女兒梅艷芳,一個是講英國...
2019-01-06 07:00:00
【獨家文章】屈穎妍_時勢造傻仔
林子健大概沒想過,他一剎那的光輝,真的成了永恒。永恒的,是那個讓大家一想起就笑的諢號——釘書健。 也許你好快會忘記林子健這名字,但看到釘書機,你一定會記得他:那個大腿插了十口釘還去洗澡睡覺吃魚柳包的人。...
2019-01-05 07:00:12
Dim Sum,Kung Fu和Xiqu
西九戲曲中心開幕,朋友開車經過, 看到路牌寫的是「XiquCentre(戲曲中心)」,心感奇怪。 由識英文開始,我們就被教導說「中國戲曲」叫做Chinese Opera,這已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譯名,現在中大的「戲曲資料中心」、...
2019-01-05 07:00:00
斬基.殺人.拔毛
看到62歲、一頭長髮都花白了的長毛梁國雄,忽然覺得,有點像瞎了眼還在亂砍狂劈的金毛獅王。 反對派的議席爭櫈仔向來是一場弱肉強食的遊戲,生存不了,就要被淘汰、被放棄甚至被鞭屍。這幾天,看反對派喉舌《蘋果日...
2019-01-02 06:00:00
大不列顛的華麗背後
西方人很重視聖誕,普天同慶、一家圍爐共聚,是老外對這個節日的註腳。於是,一個人孤零零的平安夜,是西方故事裏最淒厲的畫面。 然而,今年聖誕,在大不列顛國土地上,卻有兩萬多個這樣的悲慘鏡頭。 英國危機慈善機...
2018-12-31 06:00:00
夢見豬
內地爆發非洲豬瘟,台灣如臨大敵,早前有香港人帶豬肉乾入境被罰款,檢疫局也宣佈禁止一切外來豬肉製品入台,如肉乾、臘腸、甚至肉鬆蛋卷。 對於台灣這種有殺錯無放過,把內地和沒有疫情的香港澳門一律視作疫區的行...
2018-12-30 07:00:00
問了21年的一個問題
洗腦不一定是把東西塞進別人腦袋,有一種洗腦,是天天問你問題,一樣可以達到目的,當然,關鍵是在那個問號。 反對派有個洗腦絕技,就是得閒無事會跳出來問大家:「你是什麼人」? 日本人不會天天問孩子「你是什麼...
2018-12-29 07:00:35
西環有鬼!
西環有鬼乎? 唔係吖,自西港島線開通,西營盤多了個地鐵站,樓價立即攀升,食肆店舖生意也滔滔,何以社會上仍有人提起西環如見鬼,踏足西環更如闖鬼域,聞之色變? 日前,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向立法會議員邀約,請他們...
2018-12-29 07:00:00
真專家與扮專家
新聞報道向來有這樣的方程式:報道事件、訪問當事人、訪問相關人士、訪問專家意見。 專家何來?這是新聞系一、二年級學生最常問的問題。 在行內有專業認可、有經驗、有信譽、有地位,比如說,評論攀山意外,通常會找...
2018-12-28 13:24:04
大魔頭的名字
先說兩件事,都是千真萬確,發生在又偉大又文明的西方民主國家…… 第一件事,新鮮滾熱辣,是上星期英國法院判案。 話說牛津郡有對夫婦,因參與非法的極右新納粹組織「國家行動」(National Action),並把初生兒子取...
2018-12-28 06:00:00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都是私隱
拿着西九龍站上車的高鐵票,有點茫然。 高鐵是全中國走的,無論你在哪個站買票,票上都會顯示你的中文名字,唯獨香港西九的票卻寫着英文名,於是,不懂英文的長者擔心地拿着票四圍問:「可否幫我看看,這票是不是...
2018-12-24 06:00:53
【深化改革】國務院:同意開展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等...
【共建未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開幕 李家超:與「...
【年度盛會】香港國際生物科技論壇暨展覽開幕 梁振英...
【錢途無限】首屆「中東經貿卓越成就獎」頒獎禮在港舉...
【漢港合作】港媒漢中行探索生態與特色產業 倡以文旅...
【焦點短打】重溫美國「飛虎隊」傳奇故事 感受中美最...
【秉文觀新】逃犯錢寶芬被政府停「長俸」 「食碗面反...
【周末短打】點讚中國電動車遠勝西方 福特CEO倡美謙虛...
【周末短打】美國蒙面執法理直氣壯 不許香港警察免於...
【一周圈點】「恩准放行」英偉達H20晶片有陰謀? 中國...
【獨家文章】遺憾是,您看不見……
【獨家文章】大學「私了」事件
【獨家文章】「軟對抗」與伊朗的國安教訓
【獨家文章】香港需要低胸經濟?
【獨家文章】幾個通緝犯的鬧劇
Speak Out HK 港人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