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認指示《蘋果》英文版毋須平衡立場 黎智英:沒要求外國制裁內地及香港
【黎智英案】認指示《蘋果》英文版毋須平衡立場 黎智英:沒要求外國制裁內地及香港

黎智英案的審訊踏入第96日,繼續由壹傳媒創辦人、被告黎智英出庭自辯。法官杜麗冰問黎智英《蘋果日報》英文版是否挑選符合他與《蘋果》立場的新聞來報道,黎智英回應指要符合他與《蘋果》價值觀的新聞,集中報道批判內地及香港政府的新聞,不會報道中國的正面新聞,並確認《蘋果》政治立場屬「黃」。


辯方在庭上播放黎智英在WhatsApp群組的錄音,黎智英在錄音中表示《蘋果》英文版最重要是報道反對派及維權人士的內地新聞,建議翻譯《方方日記》等文章刊登,可替代《南華早報》「報喜不報憂」的內地新聞。黎智英亦曾向《蘋果》高層傳訊息指《蘋果》英文版毋須向外國人平衡報道不同顏色觀點的內地及香港新聞,只需從護港人士的角度去報道。


黎智英供稱《蘋果》英文版每日約有20篇新聞,故需挑選翻譯切合《蘋果》屬「黃」政治立場的內地新聞。法官李素蘭問「黃」是否「藍」的相反,即反政府及反中,黎智英表示同意。惟黎智英指《蘋果》英文版並非反華,而是集中報道批判內地及香港政府的新聞,他認為當年全世界因疫情而掀起反中情緒,故外國讀者更有興趣了解中國的負面新聞,希望自己可免疫。黎智英稱負面新聞便是好新聞,但《南華早報》只報道中國的正面新聞,忽略大量負面新聞。


黎智英曾向《蘋果》高層傳訊息,要求盡快推動《蘋果》英文版,他指「現在很多美國大媒體要訪問我,是想撐我們,是時候走向美國讀者,讓他們的存在成為我們與美國政治的槓桿,是很大支持柱樑」。黎智英供稱,當外國讀者閱讀《蘋果》英文版新聞後,願意為香港發聲,外國政客便會聆聽外國讀者的聲音,進而為香港提供保護。


黎智英一度表示香港人爭取民主的反修例活動沒有本地支持,所以需要尋找外國支持。法官杜麗冰質疑黎智英一直指香港人支持反修例運動,現時說法有所矛盾,黎回應指香港示威者支持反修例運動,但香港示威者只獲得外國及國際社會支持而沒有香港本地支持。黎智英另指他從不知道「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的存在。


黎智英曾向從犯證人、《蘋果》前社長張劍虹指,美國讀者最有興趣內地先進人士、人權、維權等新聞,認為《蘋果》網上版推行訂閱制後,若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及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訂閱《蘋果》,可令英文版知名度大增,但他們因安全問題而從未成功訂閱《蘋果》。根據張劍虹及前《蘋果》主筆兼論壇版主管楊清奇的供詞,張劍虹指黎智英表示《蘋果》英文版內容毋須平衡報道,而報道敵對、逆權及制裁的內容,要求美國制裁內地及香港,惟黎智英在庭上否認曾說過這些話,並指自己平日很少、甚至無用過「敵對行動」這字眼。黎強調一直以來用的用詞都是負面新聞,沒講過制裁,直指張劍虹「作古仔」,虛構證供。


法官李運騰提出,黎智英的意思是指《蘋果》是報道「真相的」,但只報道真相的其中一面,只集中報道反政府新聞及中國的負面新聞,不報道中國的正面新聞。黎智英則表示報道真相才有公信力,平衡報道則並非公信力的由來。


辯方指黎智英在2020年5月開設Twitter(現稱X)帳戶,並在2020年5月22日發佈首個帖文,內容提到中國以《港區國安法》打擊香港法治及自由,是時候讓黎智英開設Twitter帳戶。黎智英供稱其助手Mark Simon建議黎智英開設Twitter帳戶,但他不懂打理 Twitter,交由前壹傳媒專欄作家和社群資訊網行政總裁利世民(即Simon Lee或李兆富)開設及管理其Twitter帳戶,包括開設帳號、追蹤帳號、修改帖文、加上話題標記(hashtag)、回推(retweet)。 


法官李運騰問黎智英,利世民追蹤他人Twitter帳號時需否詢問黎智英的同意,黎智英則表示他完全信任利世民,放心交給利世民處理其Twitter帳戶的一切事宜,利世民當時為壹傳媒助理集團行政總裁,黎智英形容利世民像是其門生(mentee),兩人在2014年前認識對方。而黎智英不知道其Twitter帳戶追蹤了什麼帳號,也不是他追蹤了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黎智英表示是由利世民負責追蹤帳號。


而關於「飯盒會」上的事,黎智英堅稱他們從來沒有在「飯盒會」上討論過編採政策。法官指,法庭將會裁斷這是否事實,以及在通訊軟件「Slack」上的會議記錄是否完整。案件周三(27日)再續。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5
好正
5
心心眼
5
好好笑
5
令人傷心
6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