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未來】楊德斌描繪數字經濟下青年發展藍圖:更多職業選擇、可做喜歡的行業創富、工作地點有更大自由度
【青年未來】楊德斌描繪數字經濟下青年發展藍圖:更多職業選擇、可做喜歡的行業創富、工作地點有更大自由度

在數字經濟下,青年未來有無限可能?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香港會長楊德斌出席「海峽兩岸暨港澳互聯網發展論壇」,為青年如何在互聯網和科技發展中,打破傳統限制畫出藍圖。


楊德斌表示,現在的青年人是數字的自然人,他們出生在一個數字世界。在未來,所有行業都會被數字、科技發生更多的創新變化,因此帶來更多職業上的選擇。他舉例指,以前的農業是拿著鋤頭耕地,現在有了拖拉機,未來可能更多是用無人機播種、施肥。而這些行業的的變化,就會帶來更多不同的就業崗位。


此外,在傳統行業中,年輕人攀爬企業階梯時,只能一級級去晉升。但未來有更多創新模式,年輕人可以做自己喜歡的行業,也可以進入創業的職業生涯,同樣會走上創富之路。


在就業地點上,年輕人有更大的自由度。他提到,有很多公司已經允許大部分員工移動辦公,或者在家辦公的配合。在此情況下,我兩岸四地或者大灣區有更多的人在不同城市工作,在不同地點選擇居住和生活。因此人們有更多自由度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環境。


他最後說,「智慧城市跟未來的青年人可以帶來更多、更大無限的可能性,我們只受限於自己的夢想。」


楊德斌講話全文如下:


在數字經濟方面跟青年生活其實有很密切的關係,而且這個關係是會越來越緊密的。我們從世界銀行的一個報告可以看到,數字經濟的體量相當於全球GDP的15.5%,而且在過去15年來,這個增長速度是全球GDP的2.5倍。這個是很令人興奮的,可以看得出數字經濟的源動力是創新跟科技,這兩個方面對我們的青年人有很大的機遇的。


我們這代人可以說是數字移民,青年人應該說是數字的自然人,他沒出生就已經在一個世界數字。我前面看過一個短視頻,就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用手指已經在平板電腦上推演,在指指點點,他們在慢慢成長的過程中,就習慣了數字經濟、數字生活。這方面來說,再宏觀一點,我在2015-2018年,是在香港特區政府做資訊科技總監,在這期間就制定了香港智慧城市的藍圖。當時我特意把這個藍圖叫做1.0版本,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是有很大的空間、很大的空白,是繼續去填滿,繼續去發揮。我們可以看到,下一代的智慧城市發展應該是線上線下體驗交織的智慧孿生、數字孿生的城市。


舉個例子,現在在新冠疫情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會透過視頻來開會。像今天我們也是透過視頻在兩個不同的會場——烏鎮和香港,同時連接起來。其實在5G跟MR的發展下,未來我們即便是在不同的會場,交流可以像實時在現場的交流,這個場景會很快來到我們身邊。


數字經濟跟青年下一代如何結合呢?我覺得有三大方面。


第一方面,帶給未來的青年人有更多的就業選擇。傳統上,我們可以說,尤其是在香港,很多青年畢業生都會選擇醫生、律師作為職業,或者從事金融行業,因為這些行業可以帶來更高的收入。但是在未來,所有的行業都因為被數字科技帶來更多的創新變化,帶來更多職業上的選擇,包括傳統的農業,或者是工業等等。我們看到以前的農業都是自己拿著鋤頭耕地,現在是有了拖拉機,未來可能更多的是用無人機來播種,來施肥等等。這些行業會帶來更多的變化,帶來更多不同的就業崗位。


還有就是傳統行業,年輕人在攀爬企業階梯的時候,都會一級一級的去走這條路,但是未來有更多創新模式的發展,自己可以做很多喜歡做的不同的行業,也可以進入一個創業的職業生涯,同樣都可以走到創富之路。


再來就是可以在就業的地點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因為新冠疫情的情況下,有很多人都是在家工作,就算是沒有疫情,有很多公司已經允許大部分員工移動辦公或者在家辦公的配合。這種情況下,我們看到兩岸四地或者大灣區,有更多的人在不同城市工作,在不同地點選擇居住和生活,這樣的話,我們會有更多的自由度來選擇自己想要的一種生活環境。


總的來說,智慧城市跟未來的青年人可以帶來更多更大無限的可能性,我們只限於自己的想象和夢想而已,就是我們現在這一代是很期待能夠像青年人一樣,重新生活在數字經濟下的環境。


謝謝大家。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5
好正
2
心心眼
2
好好笑
1
令人傷心
1
嬲爆

評論

  • acp4711@yahoo.com.hk
    acp4711@yahoo.com.hk
    2年前
    0 回應 檢舉
    good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