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睇真啲】「身份政治」之禍
【新聞睇真啲】「身份政治」之禍

法國總統馬克龍上月27日到訪非洲國家盧旺達,承認法國對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中的責任。這場發生在盧旺達的屠殺,再次引起國際關注?到底大屠殺又是如何促成,與法國等西方國家有何關係?早前一個網媒節目,詳盡講述盧旺達大屠殺的來龍去脈,原來事件是西方國家推波助瀾、「身份政治」的管治策略所致!

 

刻意將民眾劃分成不同族群

 

盧旺達19世紀末遭德意志帝國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則淪為比利時的殖民地。德國當年作為盧旺達的宗主國,強行將當地民眾分成三個民族,其中最主要的兩族為「圖西族」及「胡圖族」。「圖西族」被視為精英、較高貴的一族;「胡圖族」則為低下階層。至於如何界定某人是屬於那一民族,原來亦有一套「特別」準則。

 

德國當年以外貌劃分,將個子高、鼻子較挺、膚色較白、樣子較漂亮的盧旺達居民,列為「圖西族」;相反,個子矮、鼻較扁、皮膚黝黑的民眾,就稱為「胡圖族」。一戰後,比利時接管盧旺達,改為實施身份制度及重新劃分兩族人員構成,若家中有十頭牛或以上就是「圖西族」,少於十頭牛就是「胡圖族」。

 

西方殖民者種下仇恨種子

 

西方殖民者為便利統治而實施種族政策,讓佔少數的「圖西族」掌握了盧旺達的主要政權,加劇與「胡圖族」等其他民族的矛盾。直至1962年7月1日,比利時結束於盧旺達殖民,卻將政權交了給「胡圖族」。一直受壓迫的「胡圖族」掌權後,隨即對「圖西族」進行報復式打壓,兩族人的仇恨自此沒完沒了。

 

盧旺達大屠殺的導火線源於1994年4月6日,屬於「胡圖族」的時任盧旺達總統哈比亞利馬納,搭乘飛機出差期間,飛機遭到擊落,哈比亞利馬納身亡。「胡圖族」一口咬定是「圖西族」策動暗殺,於全國各地發動針對「圖西族」的血腥報復,「胡圖族」人拿著刀、斧頭、棍,封鎖所有盧旺達所有路段,查閱所有人的身份證,若對方是「圖西族」人就立即攻擊砍殺。

 

短短一百天之內,盧旺達失去七分一人口,超過80萬「圖西族」人被殺,即平均大約每5分鐘死一個人;據統計有25萬至50萬名「圖西族」婦女遭強暴。前殖民宗主國比利時本來有一隊維和部隊在盧旺達,但在大屠殺期間突然撤走軍隊及帶走所有武器;聯合國曾派出2,500人的另一隊維和部隊,亦只是協助撤走當地的白人;更離譜的是,法國更被指為大屠殺提供武器。

 

「身份政治」分而治之?

 

大家又可知道,盧旺達大屠殺背後有一名幕後金主,他是盧旺達的前首富卡布加。卡布加不斷透過旗下傳媒,不停煽動及指揮國內的種族仇恨,甚至投入大筆財產,購入50萬把砍刀,四處分發「胡圖族」人,還為殺人者提供所需物資。

 

盧旺達「圖西族」及「胡圖族」之間的仇恨,是由德國、比利時等西方國家一手種下。這是西方國家最擅長的「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分化不同種族、宗教及政治立場等的群眾,讓彼此間互相對立、仇恨,當民眾長期處益內鬥,自然無暇反抗外來殖民者。這種分而治之的手段,西方國家至今仍樂此不疲地玩弄著。


說回盧旺達大屠殺本身,一個有錢人竟然是幕後金主,又擁有龐大的傳媒機器,加上還有外部勢力的分化、煽動,凡此種種,大家又否覺得「似曾相識」?又會否聯想起香港2019年的反修例風波? 香港並無種族、宗教的問題,西方國家就從政治立場入手,挑動本港不同政見人士的分歧及對立,最終暴亂一發不可收拾。 


圖片來源:「Kigali Genocide Memorial」社交網站專頁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10
好正
1
心心眼
1
好好笑
3
令人傷心
12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