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圈點】灣區全運開創模式 奧運世界盃不再遙遠?
【一周圈點】灣區全運開創模式 奧運世界盃不再遙遠?

十年前,有誰想過,粵港澳三地能聯合舉辦大型綜合運動會?又有誰想過,公路單車手跨境「破風」, 竟可以免下車通關?這些曾經的設想,如今已被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變為現實。

 

十五運會是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的全國運動會,不僅書寫了全運會歷史的新篇章,更成為大灣區加速融合的生動注腳。以11月8日舉行的公路單車男子個人賽為例,是本屆全運會唯一一項直接連接粵港澳三地的賽事,也是全運會歷史上首個跨境賽事,車手佩戴集成身份訊息的芯片手環,在高速比賽中實現「零延時、零接觸、零等待」的無感通關,每一個細節都凝聚著機制創新與科技賦能。

 

十年前,我們的思想或許還停留在「過關需停車下車、賽事限一城」的傳統模式;如今,三地規則銜接、設施聯通、要素流動的深度協作,已讓「跨境辦賽」從概念走向成熟。

 

大灣區融合「看得見、摸得到」

 

這場體育盛會,讓大灣區的融合變成「看得見、摸得到」。它不僅是運動員的競技場,更是三地制度對接、民心相通的實踐平台。從「硬聯通」的港珠澳大橋,到「軟聯通」的7秒刷臉過關、訊息共享,再到「心聯通」的志願者攜手、觀眾跨城觀賽,全運會以體育為媒,將「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協同辦賽的強大力量。這種跨制度、跨行政區域的協作模式,為世界提供了大型活動組織的「中國方案」和「灣區範例」。

 

放眼未來,這次全運會的成功實踐,既創造歷史,也開啟未來,足以讓我們打開了更加遼闊的想象空間。既然跨粵港澳三地的複雜賽事都能高效舉辦,那麽,奧運會、世界杯等國際大型體育盛事,對大灣區而言,已從「遙不可及」變成了「切實可期」!


圖片來源:十五運會網上新聞中心提供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0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