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港島西論壇現火藥味 候選人就海濱發展交鋒
【立法會選舉】港島西論壇現火藥味 候選人就海濱發展交鋒

2025立法會「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今早(15日)移師到港島西地方選區,上午9時半在香港公園奧林匹克廣場舉行,出席的5位候選人分別為:1號自由黨楊哲安、2號新民黨陳家珮、報稱無政治聯繫的3號黃秋萍、4號民建聯陳學鋒及5號工聯會郭偉强。


在自我介紹環節上,1號楊哲安稱自己在中西區及南區成長,十分熟悉當區情況,亦是當區唯一一位兼具政商及地區經驗的候選人。他的參選理念為「求變」與「希望」:第一,香港要變,先決條件即議會要變,自己會帶來新思維與動力進入立法會,助政府搞好經濟,使香港有更多向上流動的空間;第二,給香港更多希望,過往投票率低,今屆自己參選,希望給沉默的大多數一個選擇機會。


競逐連任的2號陳家珮表示其選舉口號是「為國家、為香港、為未來」,希望未來更多婦女參政議政,打破單一視野的政治文化。她指,過去4年,自己盡心做好立法會工作,共參與26項立法工作,包括《建築物管理條例》、《輔助醫療業條例》、《強制舉報虐兒條例》等。她表示,當區十分特別,有國金中心的中環,亦有文化打卡點的南區,希望未來繼續服務香港。


3號黃秋萍表示,過去6年以鄉事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在區議會服務地區,擔任離島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主席,更了解區內民生需求。她介紹自己的七點政綱,包括完善交通基建,爭取興建大嶼山環島公路;改善東涌社區配套;關注南港島綫西段進度;爭取重推租置計劃;維護婦女權益;促進經濟發展,保障本地就業;推動政府為非華語學生提供更全面的學習支援。


同樣競逐連任的4號陳學鋒表示,過去26年,自己從議員助理、區議員到如今的立法會議員,始終不忘這份工作帶來的滿足感。他又指,民建聯在中西區、南區、離島共有16位議員、23個辦事處為市民服務,即使在赤柱、石澳、大嶼山等偏遠地方,都會親自上門服務。他表示未來將繼續推動租置計劃、海濱長廊建設及樓宇更新大行動,令社區變得更美好,讓市民獲得滿足感、幸福感。


本身是立法會議員的5號郭偉强表示,他堅持投身愛國建制派,參選區議會,多年來堅決反「拉布」和支持止暴制亂。作為候選人中唯一的註冊社工,他指自己具備強大同理心,能更好接觸基層及聆聽每個階層意見。他表示,未來在立法會繼續加強職安宣傳、構建安全文化,關注過勞現象;提升家庭友善政策,配合政府鼓勵生育的大方向;加強外送員基本保障,提升打工仔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提問環節,第一題是如何進一步加強少數族裔支援,提升他們幸福感,共同建設香港的美好未來?1號楊哲安認為,立法會議員必須精通兩文三語,才能幫少數族裔解決問題。他又指搶了人才還要留得住他們的家庭,故提倡多開辦私營或國際學校;而為了講好香港故事,他用英文拍片在網上傳播,相信用別人聽得懂的語言溝通,才能真正照顧到少數族裔面臨的問題。2號陳家珮指很多印巴裔聚居港島西,要讓他們真正融入社會,首先要打破語言障礙,提倡要為土生土長的少數族裔提供中文支援,亦要鼓勵之後在區議會甚至立法會等都有少數族裔代表為他們發聲。她亦建議政府應推動香港企業多聘請少數族裔尤其是婦女員工。


3號黃秋萍指其政綱特別強調,要進一步完善對非華語社群的支援,尤其在教育方面,加強非華語學生的學習配套,幫助他們適應本地教育體系。而目前東涌已有非營利機構營運少數族裔支援服務中心,她認為政府有必要進一步加強這些中心的資源和服務。4號陳學鋒表示,民建聯團隊一直很關注少數族裔與社區的共融情況,並專門設立少數族裔中心為他們服務,幫助他們適應社會,包括開設識字班、託管班等。而二、三代少數族裔其實都懂廣東話,他們需要的是平等的機會,他希望讓少數族裔一起參與社會建設。5號郭偉强強調,少數族裔大多會講廣東話,亦可以用英文溝通,因此要加強溝通;同時要關心並了解他們的訴求,指他們已成為香港重要的勞動力,要積極改善他們的權益;工聯會團隊又為東涌的清真寺爭取了地塊,讓他們擁有屬於自己文化的宗教場所。


第二條問題是:政府負責地區清潔環境衞生,候選人有何建議能促進社會各界共同治理,讓市民共同致力提高衞生質素?1號楊哲安指環境衞生問題分為兩部分:垃圾方面,自由黨支持政府徵收垃圾費的方向和理念,惟因認為推行得太急而反對,鼓勵當局應通過教育解決,要從小教起。其次是野生動物及害蟲,建議要做好三點:一是處罰,二是教育,三是解決政府部門之間推責的習慣。2號陳家珮指市區清潔直接影響香港作為國際旅遊大都會的形象,認為在立法會層面,可以推動政府多運用科技手段,比如引入智能垃圾桶;鼠患、蚊患方面,也可以使用各類感應器,經過更多科技去掌握害蟲的源頭。而政府、商界、私人屋苑管理公司和市民應共同維護環境。


3號黃秋萍認為處理這類問題要「快、準、實」:「快」是盡快解決市民的問題,就算當天解決不了,也要給出合適的方案;「準」是治標治本,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找到徹底解決的方法;「實」是需要跨部門協作才能見效。她認為要有高效的工作態度為市民解決問題。4號陳學鋒指要改善地區環境衞生,單靠政府、立法會或市民都不行,必須三方共同參與。他指過去四年,立法會也修訂了不少法例,包括禁止亂拋垃圾等問題,甚至冷氣機滴水等情況都有立法跟進。更重要的是,政府和立法會做好立法、行政工作後,還需要市民參與。5號郭偉强認為,這問題的核心是「共同治理」,需要大家一起發力。從政府角度,肯定要提高治理效能,優化滅鼠技術、引入科技手段,必須從根源入手。從共同治理的角度,關鍵是「斷糧」,要讓老鼠找不到食物;道路也需要全體市民攜手做好清潔,才能根除鼠患。


在「辯論及跟進發言」環節,辯論在推進港島的海濱發展時,如何在海港保護、民生需要中作出平衡。首輪無人提問,2號陳家珮提到南丫島出現海龜時政府就封閉沙灘,認為應效法其他地區關拓旅遊與保育,將旅遊賺回來的錢,投放在研究生態保育,做到相互平衡。4號陳學鋒不點名指作為議員要聆聽清楚內容,議題是港島海濱。


4號陳學鋒在跟進環節亦率先點名,向1號楊哲安提問是否同意把中環海濱長廊打造成新的蘭桂坊。1號楊哲安回應指來港旅客當中很多人不懂中文,但服務的人卻不懂英文。他用英文向其他候選人提問「如何服務不懂中文的客人及居民」,然後再回應4號陳學鋒的問題指,蘭桂坊在海濱不擾民就可以思考,要「又蒲又唔嘈,叫Silent disco(無聲派對)」,呼籲大家嘗試。4號陳學鋒回應時稱,講起「蒲」經驗一定不及楊哲安,又指活化海濱需要不同元素,派對及酒吧都可以有。


3號黃秋萍建議透過活化中環碼頭的設施,以擴展渡輪非票務收入,從而減輕營運商的財政壓力,幫助離島居民擺脫船費上漲所帶來的經濟壓力。5號郭偉强認為,街坊需要海濱長廊,既然是先打通後優化,現在優化就是要增加健體設施,老、中、青選民都向他表示希望海濱更有活力。


總結環節,1號楊哲安重申自己曾在政府工作、從商,還有地區服務經驗,是今次選舉中唯一一位兼具「三棲」經驗的候選人。


2號陳家珮稱「一國兩制」要行穩致遠,需要一把多元且具國際視野的聲音。而作為一位母親,她支持婦女參政。


3號黃秋萍表示會全力以赴向選民推介其政綱和理念,亦會繼續秉承為民生做實事、實事求是的精神服務市民。


4號陳學鋒指選擇議員不是選口號漂亮的人,而是要選做到事、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強調會全天候服務市民。


5號郭偉强形容自己「遇強越強」,決心為僱員爭權益,同時支援青年向上流動,為長輩營造完善居家安老配套等。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0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