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評則鳴】重提三件爭議事 讓港人客觀評價李怡
【筆評則鳴】重提三件爭議事 讓港人客觀評價李怡

曾任香港《蘋果日報》主筆,一度負責撰寫該報社論的專欄作家李怡,昨日早上逝世。李怡生前,毫無疑問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亦不能否認,他在香港政界、文化界和評論界都有頗大影響力;如今既然他已撒手人寰,一切都名副其實有蓋棺論定,各位如果有興趣,大可上網查看李怡的文章,再自行判斷他的一切。


主流報章隻字不提爭議性言論


不過大家不要誤會,今日並不是要評論李怡,要談的,其實是香港一些主流傳媒有關李怡死訊的報道。翻查香港報章的相關報道,內容大都正面,亦找來立場跟李怡相近的文字工作者,對其歌功頌德一番;問題是,幾乎所有的報道,都沒有提及李怡近年最受爭議的三件事,我認為,這幾件事是李怡整個政論生涯中,絕不應被抹去的重要組成部分,若真的希望香港市民對其有公允評價,這三件「大事」實在不應該隻字不提,今日就讓我為大家重溫。


首先,必須要提的,是所謂的「天譴論」。2008年5月,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死亡人數超過6萬9千人;地震翌日,李怡在《蘋果日報》發表題為〈災難頻仍 積德消災〉的文章,將汶川地震形容為「天譴」。李怡其後在2019年亦曾撰文解釋,重申文章清楚表達所謂「天譴」是對掌權者的「非科學警示」,而不是「天譴」災民;惟他承認,事後自己的想法有變,覺得「天譴」既是對掌權者,也是對「人民」的警告云云。李怡的「天譴論」,當年在社會引起極大的反彈和迴響,為何今日主流傳媒報道李怡的死訊時,對此卻置若罔聞呢?


指海難死者是「自作孽」


第二件事,泰國布吉海難。2018年,泰國布吉發生海難,兩艘共計載有122名中國遊客的船隻在返回普吉島途中遇到特大暴風雨,船隻最終翻沉,事故造成47人死亡。李怡事後發表題為《天作孽與自作孽》的評論,聲稱事故中的遇難者都是「因為貪心、僥倖心態而遇難」,所以「沒有人關注」,更聲稱他們是「自作孽」。


他在2019年的一篇文章中亦直認不諱,指事故中租船旅行社的中國老闆不顧氣象局的風暴將臨的警告,要賺「零團費」旅行團的錢,而參加「零團費」的中國人,也受貪便宜和心存僥倖的「自作孽」心理支使,終於「不可活」也。面對造成大量死亡的不幸事故,率先將矛頭指向遇難者,甚至以「自作孽」去形容,大家對此又有何看法?


以粗鄙字眼形容死者


第三件事,已故港區人大代表王敏剛逝世。又是2019年,王敏剛逝世的消息傳出,部分涼薄冷血、人性盡失的所謂網民,在網上發表大量不負責任和泯滅良知的言論,李怡其後亦在《蘋果日報》發表題為〈報應〉的文章,文中多次用極之粗鄙的字眼去形容王敏剛,更「力撐」那些發表泯滅人性言論的所謂網民,因為「報應,只落在好人與壞人的死後名聲上」。


李怡自己對上述三件事,從來都沒有迴避,近年更多次撰文,直言「天譴論」就是將矛頭指向人民,他甚至毫不掩飾地說,自己當年多番自辯「天譴論」是針對統治者,是「顯得怯懦」。提出如此具爭議性言論的當事人都直認不諱,各個對其歌功頌德的媒體,為何反而避重就輕,提都不提呢?套用李怡的說法,又要緬懷李怡,但又不提他評論生涯中的具爭議部分,那就無疑是「顯得怯懦」。


每一個媒體都有編輯自主,一般市民固然沒有能力左右其他媒體的報道方向,但既然報道已經刊出,作為香港市民和讀者,我們也總應有權點評一下。我重申,今日的節目無意對李怡本人作出任何論斷,主要是想補充一些主流媒體報道中忽略或遺忘的部分,讓大家看完之後,可以自行對李怡作出判斷及評價。是的,我沒有資格和李怡相提並論,始終李怡做得出的,包括我在內的絕大部分正常人,肯定亦永遠都做不到。


原圖:星島日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11
好正
1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4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