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文觀新】聽聽「老人」言
【秉文觀新】聽聽「老人」言

有一句諺語,「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形容的是不尊重、不聽從有經驗者的意見,往往最後會吃虧後悔。當然,吃虧並非必然,但至少說明長輩的閱歷和人生經驗較豐富,理解事情有高度,若年輕人願意聽從或參考,或許能少走一點人生的彎路——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去不去大灣區讀書」的話題。


前幾日有個新聞很有趣,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UNESCO)調查發現,超過六成受訪香港家長願意讓子女赴粵港澳大灣區學校就學,7成4企業主管更表示願意僱用區內學校畢業的港生,但願意到大灣區升學或就業的大專生比例才2成。


為何家長和子女對大灣區的理解差距這麼大?


機遇成就人生


其實這並非代際矛盾,更多的是眼界和經驗。


改革開放初期北上的香港人,可以說是抓住國家政策紅利的第一批人,許多都功成名就。當初內地各省市願意去開發建設深圳、海南的人,很多也都取得成功。本港許多成功人士,在不同場合的演講中,都不斷鼓勵香港年輕人北上、抓住國家機遇,因為他們幾乎都是親歷的得益者。作為家長,親歷全球化和國家發展,親眼看見城市、國家甚至個人的發展變化,明白機遇稍縱即逝。但香港的孩子畢竟經驗不足,很多道理還沒有機會體悟。


另一方面,看看香港現時社交網絡的內容就可知道,香港因為歷史、政治原因,年輕人中還是流行著與內地割裂的態度,旅行去日本比去內地高級,讀書寧可選擇排名較差的海外學校,也不會考慮內地。其中也不乏同輩壓力,年輕人為了不被朋友排斥,被動選擇與內地割裂,但最終也造成對國家認識疏離。不少學生從沒去過內地,以為大灣區是「鄉村的集合」,甚至還有學生提問,內地的省會城市是否有醫院和機場,真是讓人大跌眼鏡。


大灣區機遇


其實大灣區的機遇,各界已經重複太多次,無論從經濟活力、教育科研水平、創業條件、就業前景等等,對香港青年都有益處,國家甚至專門給港澳青年開設了公務員定向招聘的通道,鼓勵青年加入國家發展。大灣區發展,一定能為年輕人開拓眼界、帶來機遇。這一點上家長明白、僱主也明白,因此他們願意招聘區內港生。


但「老人」說的話,年輕人一般不愛聽。如何能讓青年聽話?除了讓他們走走彎路,自己醒悟之外,社會還是可以從多方面入手,一步步扭轉年輕人較狹隘的觀念。除了親身北上,增加學校交流、遊學、實習機會之外,從更公平(而不是立場偏頗)的媒體上獲取更多、更真實的信息,也是了解真實內地的一種方法。無論是介紹吃喝玩樂的網紅視頻,還是內地一些優秀的電影電視節目等等都可推廣,社會要鼓勵孩子放開心態,接觸更多真實的內地,多到內地走走,才可加深對祖國的認知。 


原图:中新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12
好正
2
心心眼
1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

  • +85298****49
    +85298****49
    2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 +85298****49
      +85298****49
      2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 +85298****49
        +85298****49
        2年前
        0 回應 檢舉
        Excellent

        沒有更多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