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劏房」或可解燃眉之急
「合法劏房」或可解燃眉之急

香港房屋問題累積已久,上屆特區政府用上九牛二虎之力,終成功令未來數年的公私營房屋供應量達至新高。然而眾所周知,要滿足香港市民不斷增加的需求,未來必須繼續不間斷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基層市民的生活環境才有能真正改善。近日,新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提出,資助社企租用唐樓,再以成本價劏出數間房予有需要市民,言論一出,坊間反應不一,其實在房屋問題仍然嚴重的今日,該建議實在未嘗不可,社會理應多加討論。

未來數年房屋供應大增

在上屆政府多番努力下,未來五年的公營房屋預計建屋量高達九萬四千六百間,比上屆政府上任前高出逾四成;另外,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供應也有約九萬六千個單位,較上屆政府上任前高出四成八。可以預期,部份基層市民的住屋需要,未來將可陸續得到改善,至於另外相當一部份仍在等待「上樓」的市民,他們的住屋需要和生活環境,同樣值得社會重視。

居於舊樓「劏房」、板間房、籠屋,甚至是工廈「劏房」的市民,他們的生活條件和環境有多差,相信香港市民都已經清楚,在此亦不必細表。事實上,居於這些非法改建房屋中的市民,單用「水深火熱」四字亦不足夠,更貼切的形容,他們其實每日都在跟死神搏鬥。

香港建屋週期長

建屋,尤其是大規模建屋,幾非一時三刻可以落成讓市民遷入,以香港的建屋週期計算,要一個大型屋苑落成,起碼也要三至五年時間,這亦解釋了為何上屆政府即使已經殫精竭慮為港人覓地建屋,但仍要在未來幾年才見到成果。在此特殊情況下,讓基層市民可以安全生活的過渡性居所,例如陳帆局長所指「規範化劏房」就顯得更為重要。

根據陳局長的說法,他認為社會要考慮,由政府資助社企租用唐樓,再以成本價「劏」出數間房,以兩至三年租約租給有需要市民,租金較市面低當然是重點之一,但更重要的,乃是由社企管理的「劏房」一定是合法、安全和合乎衛生要求。

合法劏房前提是「合法」

建議一出,旋即惹來批評,指是變相鼓勵「劏房」,政府不應如此云云。其實,提出類似質疑的並不是完全沒道理,畢竟香港理論上是不應有「劏房」這種房屋存在;但另一方面,有關建議真的會鼓勵「劏房」的出現嗎?

現階段看來,機會真的不大,原因是「合規」的成本太高,一般「劏房」業主根本不會將「劏房」改裝得合乎法例要求。而若假設他們的「劏房」合乎法例要求,容許其存在雖然不理想,但亦不失去一個折衷辦法。說實在的,由社企經營的「合法劏房」,雖然不是解決房屋問題的最好辦法,但至少在這段過渡期中可以切實改善部份基層市民的生活。當然,要政策成功,同時令業主有誘因租出單位,加大取締違規「劏房」的執法力度就必須大大加強配合了。

短中長期措施必須並行

今日香港,現時公屋輪候冊有近三十萬宗申請,而「劏房」數目則最少有八萬九千間,上屆政府積極增建房屋,成功令未來公營房屋供應大量增加,但就當未來公屋輪候冊上的申請不再增加,也最少要多兩屆政府的任期,方可完全消化現有公屋輪候冊上的申請,在此期間,基層市民的生活,必須靠政府的短、中、長期措施去援助,而「合法劏房」,明顯就是短期措施的一種。

說到底,要徹底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增闢土地、大量建屋肯定是不二法門,香港社會未來實應就增加房屋供應的方法多作理性討論,求同存異、互諒互讓,只有如此,香港基層市民的生活才可以真正改善。如果我們不想再見到基層市民居於沒有窗戶的房間、小孩子由做功課、玩耍,甚至吃飯都在床上的話,那麼,請大家也放下政治爭拗,將私利和政治利益放下,切實為基層市民的福祉出一分力吧!

圖片來源:SINGPA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