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1日,都是香港各界慶祝回歸祖國的大日子,而另一邊廂,民主派每年都會在同一日子藉機上街遊行,並按慣例會選擇維園足球場作為起點。遊行主辦單位「民陣」今年蕭規曹隨,於4月初向康文署申請維園足球場作起點,獲覆場地已批給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下稱「慶委會」),結果一出,「民陣」召集人區諾軒即時像反射反應般批評政府,指因將有國家領導人來港而要「洗太平地」云云。對於今次「民陣」未能申請到維園足球場,筆者認為社會需要先考慮一個問題,就是維園作為公眾場地,在指定日子是否必然兼自動要成為「民陣」的專屬場地?康文署按既定程序批出場地予慶委會,為何又被上綱上線稱為「打壓」?
其他團體均有權申請場地
每年7.1遊行,「民陣」一如既往都以維園足球場作起點。誠然,若同時沒有其他團體申請,政府部門亦理應配合,按既定程序審批申請;然而,跟以往不同,慶委會今次在維園足球場的展覽活動是由6月下旬到7月初,按既定指引,他們在3月已經可以向在活動舉辦前三個月,才會開始審批程序的康文署提出申請(7.1遊行的申請,最早的申請日期為4月)。換句話說,慶委會能夠早於「民陣」提出申請根本是合情合理,試問這和「打壓」有甚麼關係?
再者,康文署審批場地申請時,會先考慮團體性質,慈善團體、社會組織,優次先於商業或政治團體,這種安排明顯是以社會公眾利益為前提,做法並無不妥。「民陣」今日輸打贏要,批評慶委會借用場地作科技展覽會與「慈善」無關,老實說,這只是從他們個人觀點出發的一種論述、頂多是一家之言而已,科技展覽會跟香港市民生活一樣可以息息相關,亦屬公眾教育活動之一,「民陣」憑甚麼認為自己有優先權使用維園?
康文署有提供「後備方案」
還有一點,希望大家可以留意,就是康文署即使今次未能提出足球場給「民陣」,但亦同時表明如果「民陣」選擇在維園草坪及音樂亭舉辦活動,署方會因應人流及交通情況考慮申請,也會盡量協調。說穿了,康文署由始至終僅是「按規矩辦事」而已,若然真要「洗太平地」,根本連上述各場地都不會借出,康文署的回應,「民陣」的謬論不攻自破,繼續「死撐」,亦只會貽笑大方而已。
「政治打壓」、「政治檢控」,對於民主派的無理指控,市民已經感到極為討厭。說到底,香港最想要特權的一班人就是民主派,只要打著民主旗號,他們就可以任意犯法,政府不得檢控;只要打著民主旗號,政府部門就必須事事遷就,否決任何申請就是「政治打壓」?如今看來,「民陣」會否是刻意宣揚「被打壓」,以製造政府收窄集會自由的假象,藉以「吹雞」煽動更多市民參與他們舉辦的遊行?
原圖:stheadlin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