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短打】不靠導彈征服世界目光 中國高鐵實力「圈粉」全球!
【焦點短打】不靠導彈征服世界目光 中國高鐵實力「圈粉」全球!

今日(7月1日),香港迎來回歸祖國28周年紀念日!如果要數這28年來香港最「貼身」、最「有感」的基建設施,大家第一時間會想起什麽?沒錯!「高鐵香港段」絕對榜上有名!自2018年9月開通以來,每逢節假日,高鐵西九龍站內總是人潮湧動。如今,高鐵早已融入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成為家庭出遊、商務往來內地的首選交通工具。


事實上,中國高鐵的發展,遠不止於改變香港的交通格局。我們看到當其他國家還在炫耀導彈威力的時候,中國早已用高鐵這張「國家名片」,向世界展示了什麽才是真正的實力!到底中國高鐵怎樣用實力圈粉全世界?如何令外國旅客一試難忘,個個豎起大拇指?


印度企業家的「高鐵震撼」


「我在一天之內奔波了1600公里,早上坐高鐵出發,單程800公里,開完會之後當晚就能回家睡在自己床上!」這是印度攝影設備製造商Skyvik聯合創始人阿卡什·班薩爾(Akash Bansal)近日在中國的親身體驗,而班薩爾在社交平台分享這段「速度與舒適」並存的中國高鐵之旅之後,隨即引發了一場跨國熱議。


到底在班薩爾的眼裡,這趟中國高鐵之旅有什麼「天花板」級的表現?第一,列車時速247公里的平穩運行;第二,在車站10分鐘之內便能進入站台;第三,高鐵站很大,差不多30%座位是按摩椅,只需大約100盧布(約9港元)便可邊候車、邊按摩。這些井然有序、以人為本的細節,足以讓班薩爾產生了巨大反差。


更有趣的是,印度網民的一邊倒反應。看完班薩爾的帖文,有人坦言「中國領先印度20年」,有人疾呼「與其嫉妒不如學習」,印度網民這些高度評價,恰恰折射出中國高鐵的標桿意義——已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成為發展中國家衡量現代化進程的代表性。正如一些印度網民所言:「其他國家炫耀導彈時,中國正(用基礎設施)默默制勝。」


雅萬高鐵的「授漁之道」


中國高鐵的成就,不止於國內。在印尼,雅萬高鐵開通一年多已經突破1000萬客流,將雅加達與萬隆的通勤時間從3個多小時壓縮至46分鐘。這條東南亞首條高鐵,是中國技術「走出去」的典範,包括中方團隊培訓600名印尼員工,34名本土司機已能獨立駕駛;線上退改簽、多語種服務、災害應急體系等「中國經驗」,已被因地制宜移植到雅萬高鐵之上。


為確保營運安全,中印尼聯合運維的模式,既輸出了設備,更培養了人才;既建設了鐵路,更激活了經濟。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標準」,雅萬高鐵的成功,揭示了更深層的邏輯:真正的技術領先,不在於壟斷,而在於共享。


速度之上更見格局


毫無疑問,中國高鐵這種授漁精神,正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初心——用發展紅利消解零和博弈,用互聯互通締造命運共同體。


中國高鐵的故事告訴我們:大國崛起的意義,不僅在於自身跑得多快,更在於能否為世界鋪就共同發展的軌道。這或許比速度本身,更值得我們作為中國人的驕傲。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0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