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17年,市民除關心社會經濟發展外,相信不少人都會繼續關注香港社會今年是否會繼續在政治爭吵和攻訐中渡過。中央電視台今年元旦播出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的訪問,他以「風采依然」四字總結香港回歸二十年的變化,重申「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原來人們擔心變的都沒有變,而變了的大多是應該變的、或者是大家希望變的!」非建制派人士及支持者聽到張主任的言論,即時如條件反射般駁斥一番;新一年,不若先按下政治立場不表,讓我們回歸客觀統計數據,看看今年香港的現狀,過後再議論張主任的觀點不遲。
人類自由指數連續六年第一
加拿大菲莎研究中心,去年11月30日公布2016年人類自由指數排名,香港排名自2008年起,連續八年排名「全球第一」。據上述研究中心網站上的資料,有關報告是以多個指標來衡量全球159個國家或地區的人類自由度,包括法治、安全度、行動自由、結社和言論自由等。
非建制派人士常常說香港近年「禮崩樂壞」,一時指市民自由被打壓、一時又稱香港人的自由被剝削,上述報告正好回應非建制派人士的「煽動式政治口號」,力證香港人的自由不但沒有減少,而且更手執世界牛耳,不少所謂的「西方民主國家」亦望塵莫及。
廉潔程度 名列前茅
香港人「自由自在」,但這還不足夠,一個健康的社會,廉潔程度和法治表現同樣缺一不可。國際商業防貪研究顧問TRACE International去年12月1日發表《2016年全球貪污風險評估指數》報告,香港評分則由上次調查的23分進步至今年的17分(得分愈低愈好),在全球199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第4,貪污風險乃全球第4低。
此外,美國獨立機構「正義工程」去年十月底發表《2016年全球法治指數》,香港在「整體廉潔度」一項,名列113個受調查國家及地區中的第8,較2015年上升兩級,以1分為滿分,評分更升到0.85。
香港的廉潔程度名列前茅,同樣,不少西方民主國家亦被香港比下去!香港非建制派人士奉西式選舉為民主的圭臬,卻不知道,香港早擁有連民主國家都追不上的優良價值觀告表現,這些客觀數據,說是「大大巴狠摑」非建制派人士亦不為過。
「法治」和「司法獨立」廣受肯定
香港社會十分廉潔,但都必須要加上「法治」和「司法獨立」的元素,才足以令香港成為一個宜居城市,這點同樣獲權威研究報告的數據印證。世界銀行「世界管治指標」項目,研究審議超過200個國家和地方自1996年至2014年的管治指標,以100分為滿分,香港在1998年的法治指標是80.4分,而自2003年起,香港特區的法治指標平穩地停留在90分以上, 至2014年更達至93.8分!
此外,「世界經濟論壇」在2015年9月發表的《2015-2016全球競爭力報告》中,高度稱許香港特區「司法獨立」的情況,香港此項排名在全球約140個司法管轄區中排名第4。
回歸20年 香港變了甚麼?
誠如張曉明主任所言,今年乃香港回歸祖國20年,「一國兩制」的落實確實成功,從筆者臚列的數據來看,說是「舉世公認」的成功亦毫不誇張。非建制派人士常常聯同個別傳媒,「炒作」和煽動市民,香港變得愈來愈差、「一國兩制」已經不行云云,香港人面對這些糜糜之音,信心曾有動搖亦不為奇;只是,在灰心失望之時,我們是否又應該多花時間了解一下國際評級機構對香港的解讀?
套用張主任所言,「原來人們擔心變的都沒有變,而變了的大多是應該變的、或者是大家希望變的!」香港的確要變,香港亦的確已變,但變的不是優良傳統和固有優勢,而是非建制陣營對香港和特區政府的態度。
由以往的求同存異,到今天的黨同伐異,非建制陣營為了個人政治利益而不斷挑動矛盾;變了,真的變了,香港人啊,是時候看清楚緣由、看清楚香港紛亂應何時了?!
原圖:RTHK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