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短打】兩年建成、百分百發射成功! 解碼中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
【焦點短打】兩年建成、百分百發射成功! 解碼中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

隨著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日前取得圓滿成功,中國航天史再添輝煌一頁。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從北斗組網到探月探火,中國航天人一次次將夢想化作現實。如今,隨著商業航天的蓬勃發展,中國航天正迎來「國家隊」主導與「商業隊」創新雙輪驅動,軍民融合深化的新格局。


商業航天,一般是指以市場化方式提供航天產品與服務的產業,涵蓋火箭發射、衛星應用、太空旅遊等多個領域。在美國,富商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就是該領域的傑出代表;而在中國,近十年來也湧現出眾多商業衛星與火箭企業,卻始終缺少一個關鍵基礎設施,那就是商業航天發射場。直至去年,位於海南文昌的一個商業航天發射場建成啟用,中國商業航天板塊才真正補齊最後一塊拼圖。


《港人講地》記者近日隨團走進這座中國最年輕的發射場,親眼看到雄偉的發射塔架,而腳下就是整齊的瀝青路。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兩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下雨時全是泥濘路。它是如何用如此短的時間,完成從無到有奇跡的?這背後究竟藏著怎樣的「破局密碼」?這座發射場,又將對中國的航天事業帶來何等重要的意義?


破局密碼一:安全為基


為何選址海南文昌?據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海南商發)副總經理郭立解釋,文昌具有低緯度、可海運、射向範圍廣、落區安全等天然地理優勢,而在沒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發射場建設初期,上下趕工也非常艱苦,尤其是經歷颱風,整個指揮部被吹得不見了,大家要跑到草地上翻找衣物。郭立還透露,「很多工程人員兩年都沒回家,沒有週末,任務排期就是命令。像今年國慶本該休假,但因任務推遲,故大家仍然堅守崗位。」


如果我們將商業火箭比作「飛機」、商業衛星比作「乘客」,商業航天發射場相信就是供「乘客」登機、「飛機」起飛的「機場」,而當「乘客」和「飛機」越來越多,確保發射安全絕對是贏得市場信任的關鍵。


SpaceX公司目前是全球領先者,但郭立強調中國航天的底線是安全穩定,因此不會像SpaceX那麼激進,試射頻繁爆炸,而是更穩健地推進項目。這種考量,完全體現了對安全的追求。


事實上,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自建成以來,已成功完成6次發射任務,保持了100%的成功率。這背後,正是對安全底線毫不動搖的堅守。


破局密碼二:創新驅動


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是首個企建民用的航天發射場,從誕生之初就攜帶著技術創新的基因,包括大膽採用了罕見的「三平」測發模式,火箭帶著衛星,水平完成組裝、測試、運輸,再通過液壓起豎裝置立起來。如此,火箭在技術廠房裡「躺着」就可以組裝和測試,轉運再測試後加注燃料即可發射,大大縮短了等待時間。


另外,針對商業火箭型號多樣的特點,二號工位創新採用「通用型」接口設計,實現了「一個工位適應多型火箭」,就像充電器可以匹配各種品牌手機,顯著提升了設施利用率和經濟性。


破局密碼三:磁場效應


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的雄心,遠不止於當下。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推進,它著眼於打造一個集發射、產業、旅遊、科普於一體的商業航天生態圈。


郭立介紹,文昌圍繞航天布局了火箭製造、衛星製造等產業,目標是形成「一年1000顆衛星的生產能力,100發火箭的製造能力」。航天旅遊也如火如荼,專門建設的觀景平台將觀看發射與科普研學、休閒體驗相結合,提升了公眾參與感,也帶動了地方經濟。郭立希望民眾通過參觀發射場,「能夠感受到國家強大,激發愛國熱情,(下一代)投身航天或其他科研事業。」


據預計,中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今年將突破2.5萬億元人民幣。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不久前發布的《「十五五」商業航天發展思路與路徑》報告認為,中國商業航天全產業鏈實現快速發展,並有望在「十五五」末或「十六五」時期迎來成熟期。期待將來,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在火箭發射、海上回收、航天測控、航天旅遊等領域,寫下更加精彩的篇章,為中國航天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0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