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快樂新一代 人人有責
孕育快樂新一代  人人有責

學生自殺風潮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事後馬上有人要教育局揹黑鍋,又有人認為是學校的問題,也有人說是怪獸家長的問題,把事件歸咎於香港教育制度。其實推來推去,又有何意義?學生自尋短見個案增加,敲響了警號,就算今天你叫誰人下台,也不會立時解決問題,大家還是聚焦討論,如何為廣大學生創造愉快成長環境?

「贏在起跑線」想法遺禍深

香港教育制度之所以成為網民口中的「食人制度」,除了制度本身或未能應付社會的急速轉變外,另一個原因就是家長對子女教育的「要求」不斷提高。過去一段時間,不少校長及老師均曾表示,校方在嘗試減少學生功課量時,反而引起家長的反彈,認為此舉只會削弱學生的競爭力。這種「贏在起跑線」的心態,已在不知不覺間扭曲了香港教育制度的原意。

對學校而言,只有不斷加強學生的競爭力,才能確保收生及校譽;對家長而言,子女不能落後於其他競爭者,只有不斷爭取「成功」才能令起跑線推前,才能傲視同儕,不致被社會淘汰。這種心態不斷催谷莘莘學子,只要問問身邊家中有小孩的人,不難發現他們的子女除了要應付海量的功課外,還有在課餘參加各式各樣的所謂「興趣班」,家長們用心良苦,就是希望子女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學習風氣,學生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興趣班亦早已成為了「無趣班」。

社會亦根深蒂固地以學業成績去衡量個人是否成功,以至有多少價值。結果大眾的焦點還是停留在學生的成績表上。事實亦證明,在這種「填鴨式環境」下成長的兒童,往往只講求成績,而缺乏「做人的訓練」,抗逆能力自然有所不足,受到打擊時無法自我調整,甚至踏上自毁之路。

近期學生自殺事件,在網絡世界不斷「熱炒」,部份網媒為刺激瀏覽量,不斷報道並「加鹽加醋」。事實上,不斷渲染學生自殺事件,有可能令其他學生有樣學樣,模仿自殺行為。有鑑於近日網媒有不少與學生自殺有關的討論,有網民引用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報道自殺新聞的指引,建議傳媒對關於自殺的報道應持有的專業操守及守則,參考建議包括:不應刊登自殺者照片或遺書、不應詳細描述自殺的方式、不應簡化自殺的原因、不應美化或感性化自殺行為等等。雖然網媒有別於傳統媒體,但也不應對近期學生自殺事件有過多主觀及煽情的解讀。

設身處地關心他們了解他們

學生走上自毁之路,沒有任何人希望看到。如何擺脫只注重考試成績,以及「贏在起跑線」的想法,都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本港大、中、小學生所承受的巨大學習壓力,政府、學校、家長以及傳媒等持份者都有責任。政府及學校在固然可提供學生輔導支援,紓緩學生的負面心態,但這方法始終治標不治本。長遠而言,社會大眾要摒棄「唯有讀書高」的守舊思想,例如近年政府提倡的「生涯規劃」,便有望讓學生於在學時期按照自身志趣,發展除學業之外的其他人生道路。同時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對於學童,對於年輕人,我們到底有沒有設身處地關心他們,認真了解他們的想法?無論是官員、老師、家長,以及傳媒人,都應身體力行,放下我們的忙碌,聆聽一下他們的心聲、想法及訴求,設身處地關心我們的下一代。

原圖:takungpa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