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彈性誠可貴 長遠承擔價更高
財政彈性誠可貴  長遠承擔價更高

對於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大致上的格局,可以說是意料之內,情理之中。下這個結論,不是因為預算案的一些重要內容,已經通過吹風在各大報章媒體曝光。就算不去注意這些事先張揚的內容,大概也會知其梗概。因為量入為出、力求平衡這些大原則下,特區政府的預算案已經有了一個框框。而支出也是剛性為主,上下波幅跟上年估計不會有很大出入。當特首在1 月宣讀了施政報告之後,已經因應政府政策,財政司長需要在財政預算案中予以財政支持。恆常支出增大之後,餘下可以用來回饋市民的部分自然減少,可以派的糖就是那麼多。財政司長手上可以派的,已經通派。滿意也好,不滿意也好,數就是這麼計。

施政次序近乎社會共識

這種格局和思路,其實不止是局限於今年,財政預算案預測到2019 年3 月,財政盈餘大約是在7900億元水平,比今年的結算只增加500 億左右。所以未來5 年,預算案都只會是略有一百幾十億盈餘的趨向收支平衡預算,運作的模式相近,力求收支平衡。而開支就由行政長官的政策帶動,當政府要回應市民在各方面的訴求時,經常開支會傾向增加,那在正常的經濟狀况,再有巨額盈餘而要開閘泄洪的情况不會再出現。所以減糖戒甜,已不是意願的問題,而是變成現實了。

在行政長官宣讀施政報告之後,曾經有一篇〈CY點菜林鄭落廚財爺埋單〉的評論。這種比喻,個人認為相當貼切,其實也符合施政的分工。行政長官經選舉產生,回應社會各方面的政治訴求是應有之義。而政務司長嫻熟政務,對政府運作有豐富經驗,由她把政治目標轉為政策,也是當然之選。而最後由財爺埋單,也是必然之理。就算早在上屆政府,同樣出任財政司長的曾俊華也清楚表示過,財政預算案的其中一個主要責任,就是為行政長官的政策作財務上的支持。所以財爺為特首埋單,不但有政治和政策的合理性,也是一直存在特區政府運作之中,尤其是施政報告改在1 月宣布,和預算案緊貼,而且諮詢也是同步進行。財政司長基本是同時掌握社會上的主流民情以及緩急輕重。特首面對這個民情和壓力,整個政府也面對這個民情和壓力,行政長官一直強調施政那個次序,房屋、扶貧、安老、環保,不是個人的意見或是喜好,也不止是競選政綱的重點,而是近於社會的共識,任何負責任的政府都不能不做。要做這四大範疇的工作,也只能靠政府的政策推動,而且是長期的承擔。

如果只是從財政穩健的角度去看問題,那維持最大的彈性是最穩當。壓縮經常開支,當經濟暢旺而令政府收入大增而錄得巨額盈餘時,那就作一次性的派發。既維持平衡預算的大原則,也可以消減社會的壓力。簡而言之, 就是「有就畀, 無就唔畀」。

但在過去幾年,社會對此的討論,已經非常透徹,派錢可以某程度減低中產和基層的生活壓力。但對他們而言,更重要的是服務以及長遠的承擔。對基層和中產,公屋上樓和自置居所,怎樣比,也是比那一人6000 元更為到位。退休老年人的生活,也不能用「有就畀,無就唔畀」的形式來照顧。基本要照顧的,政府就要承擔,把安老的開支常規化。家中有長期病患者,子女有自閉或過度活躍者,上一代有失智者,他們都更需要服務,而不是「有就畀,無就唔畀」的一萬幾千!彈性不是不好,自由不是不好,但承擔和許諾也是眾所追求。

看數字要看清楚一點

現時對預算案的討論,許多都只是口號之爭。加多少開支給老人長者,就說搞福利主義。恆常開支加多一點,就說要以希臘為戒。這是不是符合香港的實情?看一看基本的數字就一清二楚。而看數字時,也要看清楚一點。

一直有一種說法,是香港財政支出比收入增加得快,這種趨勢持續下去,總會構成財政問題。這種說法成立,其實只是以1997/98 年為基數才是。擺前一年以1996/97 年為基數,政府收入增加比支出大6個百分點。以後一年1998/99 年為基數,收入更比支出增加多近一倍。就算拉後到以1999/00 年為基數,收入都是遠超支出的增幅。這種比較,很視乎基數是否合理。1997/98 年剛好回歸,預算開支偏低,而正值資產泡沫最高峰,賣地和稅收都在高點。一旦改為1998/99 年,金融風暴令政府收入嚴重萎縮,結果又出現相反的指標數據。公道一點,用回回歸之前的一整年一年,1996/97 年為基礎的數據來比較,2012/13 年的財政收支,收入仍比開支多6 個百分點,怎樣算都是量入為出!

原文轉載自《明報》2014年03月06日

原圖:網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