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特首官員評分 受極端者左右
為特首官員評分 受極端者左右

對於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的評分,是香港頗受關注的政治資料,但在外國卻並不普遍。

在外國的媒體所做的民調,是以支持度為主流,問的問題也簡單直接,「你支持還是不是支持某某人的施政?」然後直接計算支持和不支持的人數,而不會問評分。

外國民調 直接計算支持與否

當然,外國機構所做的,不等於是金科玉律,非照抄不可。外國不做的,我們也不是不能創新。但要創新,也要合情合理。在方法上可以達至我們想知道理解的事。

評分,看起來是合情合理,因為我們在學校唸書的第一天起,就習慣了打分數。50分合格,分數愈高愈好。回看一些比賽,例如跳水,評判也打分數。雖然不是以50分為合格,但評分這工具,基本上是根深柢固,用來做特首和官員的評價工具,也似乎是相當合適。

評分這工具,基本上是全世界最普遍的評核工具,但為何外國民調機構就不用此工具來評核政治人物,而集中用支持度?

我們試試用考試的形式來比較一下。我們以前還有會考的年代,經常都有聽過會考狀元,以前有8A9A,後來更有10A,文武全才,科科皆優。人的學術能力,不一定是平均發展,會有不同的特長,但這只是個人的能力和天賦問題。有些人能文不能理,一些能理不能文。但站在學科的層面,英文、中文、數學、物理,不是互相排斥,數學好就英文一定不能應付。所以才出現有人10A,有人5A5C,有人10科全部不合格。但只要有能力,肯用功,十科全部合格,或在C等以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就算一些是中人之資,做到科科合格,也完全是情理之內。

換做跳水比賽,評判的評分,會有高低差異。但比較少是南轅北轍,天壤之別。因為就算判斷有不同,但還是有規矩可依。一些就算有自己的偏好私心,但也不能太離譜。

高低分互相抵銷 必傾向趨中

但政治,卻完全不是數理化語文,你可以樣樣兼顧。政治本身是用來解決矛盾的方法,所以大前提一定是存在於矛盾的場景之中。政策不可能面面俱到,人人見好。所以一個人對行政長官的評分,在邏輯上的問題不大。但把全港的市民加起來,就必然出現這種互相矛盾的情況出現。這就完全不能用考試和跳水比賽的概念來比擬,基礎上就完全不一樣。

找1,000人來代表香港市民來評分,一定是有高有低。而在高低抵銷之下,一定是傾向中間,除非是出現異常的情況,例如大災難、戰爭而時勢造英雄,又或者爆出大醜聞,否則在互相抵銷之下一定出現趨中的傾向。就算差,也不會差到一、二十分,高也不可能高到八、九十分。

應公布中位數 表達分布情況

這種矛盾抵銷的結構性問題令到評分有一定的局限,況且評分用平均分來表達,也無法解釋分布的情況。所以真的一定要用評分,首先就要明白本質上的局限。這不是考試,所以也不能用50分合格來比較。而且最好同時公布中位數的分數,以及頭尾四分一的分數,那就可以較清楚表達分布的情況。而外國民調機構用支持度來計,主要是和投票的基礎一人一票最接近,不會受一些極端評分影響,多少人支持,多少人反對,把政治的矛盾性充分表現出來!

原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2014年2月13日

原圖:customersatisfactio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