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香港特區《2025年控煙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共築健康未來
支持香港特區《2025年控煙法例(修訂)條例草案》,共築健康未來

香港特區政府於4月25日在憲報刊登《2025年控煙法例(修訂)條例草案》,並於4月30日提交立法會進行首讀及二讀 。這一舉措標誌著香港在控煙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此草案的實施對保障公眾健康、維護社會環境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意義,理應得到廣泛支持。


從公共衛生角度而言,吸煙對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大量科學研究表明,吸煙是導致多種嚴重疾病的主要因素,如肺癌、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在香港,儘管目前吸煙率已降至9.1%,處於全球低位,但煙草每年仍造成高達82億港元的經濟損失 。吸煙不僅危害吸煙者自身健康,二手煙的存在更是讓周圍非吸煙者被迫暴露在健康風險之中。兒童、孕婦、老人以及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他們對二手煙的危害更為敏感。擴大禁煙區範圍,將醫院、幼兒中心、公眾遊樂場地等場所的出入口3米範圍內以及輪候公共交通工具、電影院等划定範圍列為禁煙區,能極大程度減少非吸煙者接觸二手煙的機會,切實保護他們的健康權益,體現了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懷與保護。


在經濟層面,走私私煙問題一直是香港面臨的挑戰之一。走私活動不僅損害政府稅收,擾亂市場秩序,還使得大量劣質煙草流入市場,進一步危害公眾健康。《條例草案》提出加入完稅煙識別標籤、提高走私私煙罰則等措施,能夠有效打擊走私行為。將攜帶多於19支免稅煙入境的定額罰款由2000港元增至5000港元 ,提高了走私者的違法成本,形成有力威懾,有助於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保障合法商家的利益,同時也為政府增加稅收,為公共衛生事業和社會發展提供更多資金支持。


從社會文明與環境角度來看,吸煙行為在一些公共場所不僅影響他人,還破壞了公共環境的整潔與和諧。在排隊等候公共交通工具、進入醫院等場所時,吸煙者旁若無人地吞雲吐霧,既影響他人的出行體驗,也與現代社會文明相悖。禁止在這些場所吸煙,有助於營造文明、和諧、舒適的公共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強市民對城市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或許有人會擔憂這些措施是否過於嚴格,是否會限制個人自由。但自由從來都是相對的,當個人的吸煙行為危害到他人健康和社會公共利益時,對其進行合理限制是必要的。況且,控煙措施並非要剝奪吸煙者的吸煙權利,只是引導他們在合適的場所吸煙,減少對他人的負面影響。同時,政府也可通過加強戒煙宣傳、提供戒煙服務等方式,幫助吸煙者更好地戒煙,促進他們的健康。


香港特區政府的《2025年控煙法例(修訂)條例草案》是一項具有前瞻性和現實意義的舉措。它以保障公眾健康為出發點,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對減少煙草危害、打擊走私、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等方面都將發揮重要作用。期待該草案能順利通過立法,並在未來得到有效實施,讓香港朝著「無煙城市」的目標穩步邁進,為全體市民創造一個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環境。


原圖:衞生署控煙酒辦公室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0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