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Uber不准打擊白牌車?
為保Uber不准打擊白牌車?

「Uber事件」可謂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了社會熱議,社交平台被洗版,更有人在網上發起支持香港Uber運動。Uber的召車手機程式本身當然沒有違法,但他們招募了大量白牌車加入車隊,明顯觸及法律界綫,部分社會人士反過來批評警方執法行動,又是否公道呢?

不少人支持Uber的理念,是因為它方便了召車的人,也在的士以外提供另一些選擇。不過,大前提是該些車輛必須有合法的出租汽車許可證。目前,獲發出租汽車許可證的私家車近九百輛,據稱有個別的士司機也有加入Uber,所以也不能說Uber不能找到足夠合作夥伴而「被逼」向白牌車埋手。

大家必須明白,白牌車在香港是違法的,缺乏第三者風險保險,對乘客以至其他道路使用者和行人也缺乏適切的保障。遇有意外,誰來負責呢?且白牌車毋須繳付相關額外的牌費、保險費、驗車費等,經營成本遠比合法的營運車輛為低。支持白牌車,會否變相是助長不公平和不公義的營商手法呢?

為政治攻擊 政客擁抱歪理

最離譜的還是一批為反而反的政客,他們竟然將事件歪曲成政府不支持創新科技的發展,並嘲諷投資推廣署引入Uber,警方卻打壓抓人。推動科技發展與縱容違法行為根本就是兩碼子的事。舉個簡單的例子,政府引入及鼓勵國際投資銀行在香港落戶,卻不代表會准許他們從中做洗黑錢的勾當,對吧?莫非這又可以說成是不支持香港金融業發展嗎?道理顯淺不過,可惜,在Uber事件中擁抱此種歪理,顛倒是非黑白的政客,竟然還包括代表資訊科技界的議員莫乃光!

說到底,大眾對Uber的聲援,演變成對白牌車的盲目力挺,很大程度上是與的士業界的害群之馬有關,拒載、兜路、揀客、無禮……不少的士乘客身受其害,而在今次事件借勢爆發。因此,的士業界亦必須深刻反省,業界團體要設法做好行業內的監管,改善服務。否則,即使沒有白牌車,他們的生意也會如江河日下。當然,除了業界要自省,政府和警方也有必要盡力打擊的士業界中的劣行,甚至加重罰則採取阻嚇性刑罰。

照顧用家需要 宜作全盤檢視

其實,環看全球不少先進城市,他們的出租車服務也絕不限於「一款的士」,有不同座位數目的、有不同款式的、有不同類型的,以求切合不同類型的搭客,例如是一家大小的家庭、行李數目極多的旅客又或是希望擁有較豪華服務的乘客等等,社會大眾何不考慮趁此機會,探討出租車的服務需要、制度、與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比例、道路的承載量等等。

同時,大家何不趁機理性討論現存出租汽車的服務、制度、監管等問題,對症下藥,務求在營造公平營商環境的同時,也能滿足到不同用家的需要,為市民提供更多適切的選擇。

歪曲法理、把事情政治化或歇斯底里地喊反對口號,絕對無助尋求出多贏解決方案呢!

原文轉載自《星島日報》2015年8月14日

原圖:pingwest.com、nypost.com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