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成塔 人口政策需「量」與「質」並重
聚沙成塔 人口政策需「量」與「質」並重

國家過去長期實行計劃生育,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出生人口大減,且男女比例失衡,適婚年齡的結婚人數下跌嚴重,促使國家開放二胎、三胎。綜觀現今世界各地,「人口問題」均不是省油的燈,國家統計局年初公布,2022年末全國人口達到14億1175萬人,比起往年減少85萬人;東亞地區的日本,連續12年人口減少,15歲以下人口數量達歷史新低,「少子化」非常嚴重。

 

筆者過去在內地時不時看見一些「相親角」,多是年長的父母們張貼出男女雙方的年齡、經濟條件,希望能為自己的子女覓得佳偶,神態焦急,反映內地年輕人遲婚、不婚的現象是多麼普遍,令人憂心。

 

內地政府為刺激生育及人口流動,各種優惠措施政策百花齊放,積極解決。反觀香港,種種數據顯示,我們面對的人口問題比起內地有過之而無不及,生育率低、人口老化、社會負擔百上加斤的問題迫在眉睫。處理人口問題,往往極其講究時間性,現在是時候需要「跑起來」,正視人口政策制定上的「量」與「質」。

 

用最淺白的語言概括一下香港人口問題的面貌,大致如下:香港出生率低,加劇未來福利負擔,對經濟非常不利,近日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發布了《2023年世界人口狀況》,顯示香港女性的生育率全球最低,平均每名女性只生育0.8名子女,難以維持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發達地區的更替水平約為2.1),對此問題,香港統計處一直持續研究,曾歸納出的因素包括:遲婚情況縮短了女性生育時期、女性獨身情況增加、離婚率上升等。

 

生育率下降的同時,老齡人口的數量正不斷增加。根據政府推算,65歲及以上長者佔整體人口比例將由2022年中的20.8%,逐步上升至2028年的25.3%,2069年更升至35.1%。老年人口增加,平均壽命隨着醫療技術提高也一併延長,未來對醫療福利的需求有增無減,在不考慮大規模移民進入的情況下,未來的勞動人口總數減少,每個在職人士的擔子將再加重,僧多粥少。

 

生活成本高「不敢生」

 

港人的生育意願低,與其說是「不願生」,倒不如說是「不敢生」。生育問題的本質從來與「生活成本」互為因果,只有降低生活成本才是治本的方法。香港生活成本之高主要體現在樓價及租金方面,港人工資收入增長乏力(金融行業除外),樓價租金卻依然高企,當一個家庭把泰半收入用於供樓交租時,生育意願自然大打折扣。增加土地房屋供應,紓緩樓價租金,是香港社會整體共識。

 

隨着愈來愈多女性接受高等教育,進入職場的時間延遲,在25歲至35歲左右的生育黃金時期,同時是健康及體力較好的年歲,女性往往面對生育還是拚搏的取捨,而本港企業甚少接受半職崗位,無疑是增加了女性生育的機會成本。

 

撫養子女成本同樣驚人,香港運動員李麗珊曾在2006年的某銀行廣告提及:「養大一名孩子需花費400萬元」,而該銀行最新的調查指出,這個數字已經悄然增加至600萬元!父母平均每年需要花費28萬元以上,這僅僅是撫養一名孩子的花費。

 

生活成本高昂,年輕人不敢生育;生育率低,未來的勞動人口進一步下降。相反65歲以上長者數量日增,老年人的撫養負擔隨之加重;福利醫療開支的需求漸次上漲,勞動者百上加斤,經濟活力下降,生育率再度下跌,形成惡性循環。

 

難怪年輕人不願亦不敢生育。再者,社會風氣已變,不能再想當然地認為年輕人的人生目標就是買車買樓、結婚生子,傳宗接代觀念日漸淡化,女性亦愈來愈獨立,不再人人期望成為傳統意義上的賢妻良母;資訊發達,促進交流與娛樂的樣式更新迭代,年輕的勞動者在滿足基本生活條件下,更多地思考工作以外的人生意義,講求工作及生活平衡work life balance。心態、環境、文化彷彿經歷了一次「後現代化」改革,這是世界的趨勢,也是人性使然,筆者認為需要認清這個新趨勢,再抱着傳統的觀念而制定政策,硬推、批評都是逆水行舟,無濟於事。

 

搶人才也「搶人力」

 

制定人口政策時,務必考慮「量」與「質」的配合,標本共治,才不至於讓本已不足的政策資源彈藥虛發。

 

人口問題的組成涉及住屋、教育、經濟等方面,生育率低的情況需要時間修補。從短期而言,應付短期勞動人口缺失和供養長者壓力大增的方法就是既「搶人才」,也「搶人力」,這正是政府現時努力推動的方向。本文草擬時,特區政府正在審議輸入外勞及私人參建資助房屋計劃,預計輸入1.8萬外勞。

 

針對「量」的問題,人口政策的其中一個目標可以定位為吸收外來人才及人力,以及鼓勵整體人口多生育。五十及六十年代,大量內地人因為政治及溫飽問題而選擇移居相對安定的香港,不但為香港帶來資金、技術等,亦供應大量基層勞動力;前者包括港人熟悉的船王包玉剛、前特首董建華等家族,後者包括筆者在內的父母輩,例如當時裁縫及剪頭髮多是「上海師傅」。兩者對當時香港經濟及社會高速發展,貢獻良多。

 

近年,雖然內地經濟發展蓬勃,社會條件大幅改善,但仍有不少內地企業選擇來港發展;同樣地,香港對內地的一些專才、勞動階層也有相當的吸引力。未來數年,香港基建每年投入3000多億元,甚多是政府工程,但建築相關人才及工人短缺以萬計,其他如護理、運輸等行業,同樣缺人,難免要從內地及海外輸入。

 

問題是香港有何誘因吸引及挽留人力資源。除了薪酬及福利外,最大的問題是為他們提供住所。

 

有商界提議一些「跨境工作」便利配套,讓某些內地勞工可即日來回陸港兩地,就像每天來港上學的內地學生,免卻居住問題。又以建築業為例,可參考當年新機場十大工程計劃,為特定項目,輸入特定勞工,提供特定住宿,工程完後不能留港,好處是把短期的勞動力需求和長遠的人口需求分隔開,減少生活配套資源的負擔。

 

獎勵補貼催谷生育

 

鼓勵本地人口生育方面,可因應處於人生不同階段的青年、壯年、中年人士等,對症下藥推出鼓勵誘因,同時減少他們生兒育女的阻礙。如針對已婚夫婦,給予按生育小孩數量計算的獎勵性財政補貼、稅務減免等政策,甚或可優先獲分配公屋或購置居屋,藉以鼓勵適齡夫婦多「造人」;又或針對在職母親的工作安排,推出鼓勵半職計劃,給予響應企業一些政策便利及稅務優惠等;或由政府帶頭,推動多元工作模式,包括電子化辦公等,增加青壯年母親生育意願;又或增建寄宿學校,減輕撫養壓力,令母親「敢」生育,同時釋放母親勞動力。

 

針對「質」的問題,高端人才是行業創新、技術突破的關鍵,在制定人口政策時,應重視他們的需要。新加坡政府為鼓勵高學歷公民生育,1984年推出了「大學畢業母親計劃」,鼓勵大學畢業的婦女多生育,給予他們的子女優先擇校權利,提供減稅優惠。針對性地鼓勵高學歷、經濟條件較好的人口生育,有利於下一代繼續實現「質」的階級提升及資本累積,提高整體生活水平。除了物質誘因,社會還必須配備合適的康樂、文娛、體育等設施,讓他們身心皆得到滿足。

 

在培育本地人才方面,配合目前主打的創科發展,對修讀STEM相關學位課程的畢業生,政府可給予代還學貸優惠,減少畢業生在初投職場的財政壓力,並設限制條件,如畢業生需在港從事創科相關企業的職位若干年,以此挽留人才。

 

香港的國際性是核心競爭力,英語的重要性極高。大部分港人的母語不是英文,不同於潛移默化的粵語可以日常吸收,需要透過系統性學習文法(grammar),才能掌握英語的運用方式。筆者當年初到香港,不但要學習粵語,更要克服完全陌生的英文,亦是靠學習文法打通竅門。筆者認識一些新晉的年輕律師,連基本英語語法都錯漏百出,着實貽笑大方;現時的中學文憑試考卷中,也無考核英語語法的試卷,甚為不足。

 

長遠須解決住屋問題

 

筆者建議,中小學都將英文文法作為必修及必考科目之一,及格方可升讀大學,其他如推動班際、校際、城際甚至國際英文辯論比賽等,都可提升港生英語能力。在社會層面,政府應與電子媒體合作,在全港長期推動各階層、界別多用中英雙語。香港是國際大都會,是「好客之都」,即使是的士司機、小販等,也可以透過如筆者年輕時聽電台的「聽歌學英文」等方法學習。以軟性輕鬆手法,在社會各方面推廣學英語、用英語、講英語,方可提升港人對外溝通能力及人口國際性「質」素。

 

長遠而言,應對人口問題離不開解決住屋問題。參考大灣區城市,針對年輕人、外來人才等特定族群,短中期內可以考慮擴大人才公寓、青年宿舍服務範圍,為他們提供穩定的住屋保障。筆者目前亦以大義工身份,幫助一非政府組織興建一所600房間的青年宿舍。近年亦流行「共享居住」(co-living)的生活概念,為年輕、專業族群配對需求及條件相約的年輕人共居,紓緩居住壓力外,也能連結一眾年輕男女,促進婚戀。坊間已有各種創新居住的模式,政府可在此等基礎的模式上,助推一把,不論是投資、補貼、法律保障、宣傳方面,皆有可作為之處。

 

人口以外,政府亦可鼓勵業界創新更適合現代社會的勞動業態,從法律層面上優化對僱員工作時數的規限,協助企業嘗試更靈活的工作模式。從企業角度看,工作時數也不應再是工作成果的衡量指標,重視效率和成品,方可配合新世代年輕人的生活模式。降低生活壓力,建立更多元的生活模式,也能提振本地年輕人的希望,提高外來人才在香港工作的舒適度。網絡時代下,人人面對面交流的經驗相對缺失,18區關愛隊也可以考慮充當政府的「媒人」,增強社區連結,舉辦各種青年活動撮合年輕男女。

 

人口問題的構成因素複雜,與其他社會問題密不可分,和經濟發展互為因果,乍看之下無從入手,不禁讓人感到前路渺茫。惟治理不能一蹴而就,可喜的是政府目前已經在人才、產業等方面從「積極不干預」轉向了主動有為,日前立法會也開展有關「人口政策」的討論。人口政策的制定是政府對資源配置和規劃的「大考」,既要多管齊下,也要「量」與「質」並行。解決這個頑疾沒有單一路徑,需在經濟、社會民生、文化風氣等方向上多方努力,聚沙成塔,比起手段與方法,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政治魄力和決心。

 

原文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2023年6月14日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港人講地』立場。)
0
好正
0
心心眼
0
好好笑
0
令人傷心
0
嬲爆

評論